王成铎
,
张志豪
,
谢建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5.007
实验以熔融纺丝法制备的玻璃包覆Fe_(79-x)Co_xSi_8B_(13)非晶合金微丝为对象,分析了微丝成分、尺寸以及玻璃包覆层去除对微丝静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包覆Fe为Fe_(79-x)Co_xSi_8B_(13)非晶合金微丝存在明显的磁各向异性,微丝轴向为易磁化方向;随着Co含量的增加,微丝的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Co含量为10%的Fe_(69)Co_(10)Si_8B_(13)非晶合金微丝饱和磁化强度最高,为1323emu·cm-3;对于玻璃包覆Fe_(69)Co_(10)Si_8B_(13)非晶合金微丝,当芯丝半径与玻璃包覆层厚度比值k约小于0.5时,其轴向磁滞回线为近矩形,表现出大巴克豪森效应;微丝的轴向剩磁比随k值的增大而减小,而微丝径向剩磁比保持很小,仅0.03左右;微丝的轴向和径向矫顽力均随比值k的增大而减小;当芯丝半径为10.91μm、玻璃包覆层厚度为9.7μm(K为1.12)时,去除包覆层后微丝的轴向矫顽力降低30%、径向矫顽力降低11%;而轴向剩磁比降低33%、径向剩磁比降低67%.
关键词:
玻璃包覆非晶合金微丝
,
磁性能
,
尺寸
,
Co含量
王成铎
,
张志豪
,
谢建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1.005
研究了退火对玻璃包覆Fe_(69)Co_(10)Si_8B_(13)非晶合金微丝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450℃时,矫顽力和剩磁比最小,轴向和径向矫顽力分别为1.8Oe和8.5Oe,比退火前降低了31%和36%,轴向和径向剩磁比分别为0.031和0.012,比退火前降低了74%和63%.当退火温度低于45℃时,芯丝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平均抗拉强度约2500 Mpa;当退火温度高于450℃时,芯丝抗拉强度迅速降低.未退火及退火温度低于45℃退火时,合金芯丝断口存在少量的脉状花样,且脉状花样及花样交叉的数量越多,所对应的芯丝抗拉强度越高;经500℃以上退火后,放射状撕裂区占芯丝断口大部分面积,芯丝表现出更大的脆性.在450℃20min条件下退火,微丝具有较低的矫顽力和较高的强度,综合性能优良.
关键词:
玻璃包覆非晶合金微丝
,
退火
,
磁性能
,
力学性能
邸永江
,
贾碧
,
江建军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直径分别在6.3~28.0μm、20.2~28.0μm和14.0~35.2 μm之间的玻璃包覆非晶态FeCuNbVSiB,FeBSiCMn和CoNiFeSiB微丝.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测试了玻璃包覆微丝的组织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研究了不同成分玻璃包覆磁性合金微丝的玻璃包覆层厚度、合金芯直径对微丝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包覆磁性合金微丝的磁性能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微丝成分和微丝尺寸.轴向磁化时随着微丝直径及玻璃包覆层厚度的增大,3种微丝的径向饱和场强度降低,FeCuNbVSiB和FeBSiCMn微丝的轴向矫顽力先分别由508 A/m和390 A/m降低到486 A/m和278 A/m后再升高到2570 A/m和342 A/m,CoNiFeSiB微丝的轴向矫顽力由171 A/m降低到63 A/m.
关键词:
玻璃包覆合金微丝
,
非晶态磁性材料
,
应力各向异性
,
退磁因子
王龙
,
宋玉军
,
张涛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5.013
通过玻璃包覆法连续制备出尺寸可控的玻璃包覆的钴基非晶合金微丝.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普通热退火、横向磁场退火和纵向磁场退火)对合金微丝微观结构和磁性能及导电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分析微丝中的相变化,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微丝的磁性能.发现不同退火条件对非晶基体中析出纳米晶相的成分、尺寸和沿轴向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进而对非晶合金丝的磁、电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轴向磁场退火可获得最佳的磁性能和电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比淬态提高225%,初始磁导率提高214%,导电率提高26%.对比磁退火处理后性能最佳的薄带,该微丝饱和磁化强度提高110%,初始磁导率提高79%,导电率提高45%.
关键词:
非晶合金微丝
,
磁控退火
,
磁性能
,
析出相
何璞祯
,
王宇
,
王瑞凤
,
许春蕊
材料导报
以玻璃包覆Co5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为研究对象,对经氢氟酸溶液腐蚀不同时间的微丝和不同直径的原丝进行了力学性能评价和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包覆非晶微丝的断裂过程是弹性变形.外径为28μm、内径为8.8μm的微丝经氢氟酸溶液腐蚀,刚去掉玻璃包覆层时裸丝的抗拉强度最大,可达到3545MPa,应变量为1.96%;若微丝经酸液腐蚀仍存在玻璃层,当腐蚀时间为40s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该阶段的最大值,分别为724MPa和1.3%;同时玻璃包覆Co6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具有尺寸效应,微丝的抗拉强度随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关键词:
玻璃包覆非晶微丝
,
腐蚀
,
力学性能
,
断口形貌
,
尺寸效应
田斌
,
江建军
,
何卿
,
袁林
,
邸永江
,
马强
功能材料
通过测量长度不同的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在频率为100kHz时的GMI值,近似计算出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的圆周磁导率.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圆周磁导率下降随着长度增加而变得剧烈,导致GMI变化更剧烈.利用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的磁畴模型,分析不同长度时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的磁化过程,合理解释了GMI效应随玻璃包覆钴基非晶丝长度增加而明显的现象.
关键词:
巨磁阻抗
,
磁畴
,
退磁能
邓联文
,
江建军
,
邸永江
,
何华辉
功能材料
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玻璃包覆Fe基非晶合金微丝,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微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拉丝速度对微丝直径、玻璃包覆层厚度等结构参数和形貌的影响,利用微波矢量分析仪测量了2~18GHz的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计算模拟了1mm厚度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冷却水急冷淬火可以获得非晶态结构,氩气保护可以防止合金氧化;拉丝速度提高有利于减小微丝直径,但玻璃包覆层的体积含量也随之增加;由该玻璃包覆Fe基非晶合金微丝设计的薄层吸波材料,在3~18GHz的宽频段内可以获得<-2.5dB的微波吸收性能.
关键词:
玻璃包覆铁基合金微丝
,
微结构
,
吸波性能
张俊峰
物理测试
本文采用小角转动法(Small-Angle Magnetization Rotation)对(Co(77-x)FexSi8B15(x=4,5,7))钴基玻璃包覆非晶丝的磁致伸缩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拉应力(σ)对不同成分的钴基玻璃包覆非晶丝磁致伸缩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成分玻璃包覆非晶丝的磁致伸缩系数均随着外应力的增加逐渐减小;Co72Fe5Si8B15玻璃包覆非晶丝的磁致伸缩系数随着外应力的增加从+1.1×10-7 (σ=0MPa) 变为-3.3×10-7 (σ=1880MPa),存在一个由正变负的过程。
关键词:
玻璃包覆
,
Small Angle Magnetization Rotation
,
Magnetostriction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