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改性咪唑/环氧固化体系研究

刘图远 , 王钧 , 沈辉 , 胡艳志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利用DSC研究了改性咪唑/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借助DSC和DMA研究了不同改性咪唑含量对固化反应和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同时利用红外分析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改性咪唑/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表现活化能Ea为60.21kJ/mol,频率因子A为2.459× 107s-1;改性咪唑/环氧固化物的Tg随改性咪唑用量先增加后降低,当用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163.3℃;改性咪唑在固化过程中存在解封反应及异氰酸酯和羟基的氨酯化反应.

关键词: 改性咪唑 , 环氧树脂 , 动力学 , 玻璃化温度 , 解封

多异氰酸酯的封闭与解封

王正辉 , 李国良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2.02.003

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TG)分析研究了几种多异氰酸酯用含活泼氢物质的封闭与解封闭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封闭产物的解封温度主要与含活泼氢物质的种类有关.用甲乙酮封闭的产物的解封温度为110℃,若加入0.1%的有机锡化合物,其解封温度可降至105℃.

关键词: 多异氰酸酯 , 活泼氢物质 , 封闭 , 有机锡化合物

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刘景芳 , 李树材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10.013

着重从NCO基的封闭-解封闭反应机理、解封温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及封闭型聚氨酯水性化的实施方法等几方面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封闭型聚氨酯 , 水性聚氨酯 , 封闭-解封反应

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赵瑞华 , 李树材 , 刘景芳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11.006

以苯酚、ε-己内酰胺(ε-CL)、丙二酸二乙酯等封闭剂封闭TDI型聚氨酯预聚物,得到了一系列单组分聚氨酯乳液,并对其乳液稳定性、粒径,胶膜耐水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胶膜的耐溶剂性、耐水性等性能均有提高.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对封闭型预聚物的解封闭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以ε-己内酰胺作封闭剂时聚氨酯预聚物在160 ℃左右解封,以丙二酸二乙酯作封闭剂时在140 ℃左右解封.

关键词: 封闭型聚氨酯 , 水性聚氨酯 , 封闭剂 , 解封闭温度

双组分热固型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及其电泳工艺的优化

李翠苹 , 李金艳 , 罗明艳 , 李再亮 , 李再峰

涂料工业

以低聚物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改性剂,合成了端羟基自乳化阳离子聚氨酯(PU)树脂,再以封端型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交联剂,与其一同乳化制备电泳树脂,采用电泳工艺制备成膜.用“原位FT-IR”跟踪了交联剂的解封过程,研究了电泳涂料的固化过程.同时探究了TMP的用量、交联剂与PU树脂的比例、交联剂的解封温度、电泳工艺参数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的解封温度为100℃;TMP在树脂中的质量分数为0.50%,-NCO与-OH的物质的量比为1.5∶1,80℃烘烤30 min后再在140℃下烘烤1h,电泳电压为60 V时,能得到表观和性能优异的漆膜.

关键词: 电泳涂料 , 解封温度 , 三羟甲基丙烷 , 工艺参数 , 漆膜

一种黑色环氧聚氨酯阴极电泳漆

皮丕辉 , 许振苗 , 文秀芳 , 程江 , 杨卓如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10.009

合成了3种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并对其涂膜外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各种封闭剂的解封温度及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分别讨论了不同配比的固化剂与改性环氧树脂、颜料与基料以及各种分散剂等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按照最佳用量:m(固化剂) ∶m(改性环氧树脂)=1 ∶4~5,m(颜料) ∶m(基料)=0.24 ∶1,配合4560型润湿分散剂,运用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交联剂低温解封技术获得了一种烘烤温度较低、硬度达到3~4 H、附着力达到1级且耐蚀性能优良的环氧聚氨酯型阴极电泳涂料.

关键词: 阴极电泳漆 , 环氧聚氨酯 , 多异氰酸酯 , 固化剂 , 分散剂

自交联封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陈龙 , 兰延勋 , 陈梁 , 吕满庚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4.010

合成了一系列的自交联封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合成步骤主要分为三步:(1)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含羟基的PUA复合乳液;(2)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元醇、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分别使用不同的封端剂即甲乙酮肟(MEKO)和己内酰胺,合成了一系列封端型水可分散交联剂;(3)将第二步制得的交联剂,按不同比例与第一步制得的PUA复合乳液在机械搅拌下共混,制得了一系列的自交联封端型PUA复合乳液.此复合乳液低温成膜后,升高至一定的温度,随着解封交联反应的进行,使涂膜达到了后固化交联的目的.通过DSC和TGA研究了不同封端剂和多元醇对解封交联温度的影响.同时对所合成的自交联封端型PUA复合乳液通过解封交联后固化制得的涂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聚氨酯 , 丙烯酸酯 , 复合乳液 , 封端 , 后固化

海底管线海水封存期的缓蚀剂筛选

申洪臣 , 李强 , 方明新 , 廖粤 , 孙爱平

腐蚀与防护

油轮坞修海管停运期间,采用海水进行封存,海水对海管会造成腐蚀,影响海管解封后的使用。通过模拟海管的工作环境,采用失重法对海水封存期间选用的缓蚀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缓蚀剂及最佳加注浓度。结果表明,封存介质为海水时,HYH-28缓蚀剂效果最好,从缓蚀性和经济性考虑,HYH-28的最佳加注浓度为40 mg·L-1。

关键词: 缓蚀剂 , 海水封存 , 腐蚀速率 , 缓蚀率

加热致活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束制备与表征

邬洪川 , 李志国 , 张永良 , 朱丽滨 , 顾继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210)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采用甲乙酮肟(MEKO)封闭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制备了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束.粒度激光光度分析、扫描电镜表明,胶束成近球形状且粒径大小较为均一.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MEKO能成功封闭端异氰酸酯,封闭胶束在加热条件下解封闭释放异氰酸基与含活泼氢物质发生交联固化反应,且最高解封闭温度在105~120℃.研究反应条件对胶束粒径及其分布和稳定性影响表明,R值、DMPA含量对粒径影响显著,但粒径大小在20~2000rnm可控;当R小于2.3,DMPA含量大于6%,中和度为100%时,胶束可在水溶液中稳定分散6个月以上.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胶束 , 异氰酸酯 , 封闭 , 解封 , 稳定性

咪唑封闭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制备及表征

李刚辉 , 李新 , 银召霞 , 沈一丁 , 李培枝 , 赖小娟

功能材料

通过分子设计,以咪唑为封闭剂,1,6-己二异氰酸酯(HDI)、二羟甲基丙酸(DMPA)、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聚酯二醇为原料制备出咪唑封闭水性聚氨酯复鞣剂(BPU)。用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DLS)、TEM、TGA、DSC分别对BPU分子结构、乳胶粒形态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了BPU复鞣剂的分子作用基础。结果表明产物分子结构中出现了羧基、咪唑环和聚氨酯结构;乳胶粒呈较为规则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球形,粒径的多分散性是BPU具有良好选择填充性的微观原因。TGA和DSC分析显示BPU耐热性较高并随封闭率增加而略有降低;BPU解封温度范围为107.5~124.5℃,峰值为115.1℃;应用过程中BPU解封程度极低,利于助染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 咪唑 , 封闭异氰酸酯 , 复鞣剂 , 表征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