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0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煤机用27SiMn的冷却转变

文成 , 田玉琬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72

利用热模拟机和淬火膨胀仪进行了27SiMn的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实验,分析了热膨胀曲线,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检测,得到其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绘制出CCT曲线和TTT曲线.结果表明:冷速在0.5~2.0℃/s时,实验只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冷速为5~20℃/s,且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冷速10℃/s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生成全马氏体组织的临界冷速约为50℃/s.在710℃等温,实验只发生铁素体转变;500~660℃等温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同时发生;340℃等温发生马氏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温度范围为390~450℃.

关键词: 27SiMn , CCT曲线 , TTT曲线

27SiMn空洞型缺陷和组织的演变规律

文新理 , 张利冲 , 梅珍 , 赵帆 , 杨勇 , 刘雅政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量条件下27SiMn空洞型缺陷和组织的演变规律,采用一元非线性函数拟合了空洞平均直径与变形量间的关系,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空洞平均直径和组织的影响,利用固态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探讨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组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影响空洞闭合的主要变形参数为变形量,变形量与空洞平均直径较好的符合D=9.29+ 210.08e-ε/11.78函数关系,随变形温度降低和变形量增加,点链状晶界铁素体(GBF)数量减少而等轴状铁素体数量增加,铁素体体积分数有所提高,组织整体细化,相变驱动力的提高和形核率的增加及其对铁素体相变的诱导作用可很好的解释组织的演变规律,为实现空洞型缺陷和组织均质化集成控制,适宜的变形温度在950℃左右,变形量30%~40%.

关键词: 27SiMn , 空洞型缺陷 , 演变规律 , 晶界铁素体(GBF)

27SiMn化学镀Ni-Ce-P和Ni-Cu-Ce-P性能对比研究

任鑫 , 张若愚 , 杜学芸 , 谷永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20306.1525.003

为改善采煤液压支架立柱的耐蚀和耐磨性能,以常用材料27SiMn为基体,制备了化学镀Ni-Ce-P和Ni-Cu-Ce-P 镀层.利用SEM、XRD对镀层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对比分析两种镀层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Ni-Ce-P镀层,Ni-Cu-Ce-P镀层表面更为平整和致密;各镀层结构均以非晶态为主;镀层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比基体有很大提高,Ni-Cu-Ce-P镀层耐磨性约为Ni-Ce-P镀层的2.3倍;经3.5%NaCl溶液腐蚀,两种镀层均出现了钝化现象,Ni-Cu-Ce-P的耐蚀性优于Ni-Ce-P镀层.

关键词: 27SiMn , 化学镀 , 耐磨性 , 耐蚀性

27SiMn连铸坯热塑性研究

孙以春

物理测试

应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针对27SiMn连铸坯,进行了热塑性测试。分析了27SiMn试样的显微组织与塑性的关系。研究了测试温度范围内的脆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550~1200℃的脆性温度区域为600~850℃,其断面收缩率ψ=23.0%~50.0%,为指导27SiMn的连铸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27SiMn连铸坯热塑性研究

孙以春 , 范海东 , 翁韶华 , 任清学

物理测试

应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7SiMn连铸坯进行了热塑性测试.分析了27SiMn试样的显微组织与脆性的关系,研究了测试温度范围内的脆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550~1 200℃的脆性温度区域为600850℃,其断面收缩率z=23.0%~50.0%;塑性温度区域为900~1 200℃,其断面收缩率均在60%以上,为指导27SiMn的连铸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27SiMn连铸坯 , 热塑性 , 脆性温度范围

27SiMn等温淬火的TRIP效应

华建锋 , 朱磊 , 陈潇 , 江利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拉伸、冲击、硬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金相组织观察、XRD、SEM分析了27SiMn在淬火温度为770~830℃、等温温度为360~420℃和等温时间为10~90 min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790℃加热保温50min,380℃等温20min,空冷到室温后可以得到铁素体十贝氏体十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得到最好的综合性能,Rm×A5为27 225MPa×%,其中抗拉强度Rm为825MPa,伸长率A5为33%,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分别为47J/cm2和HB219.此时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5.76%,贝氏体孕育期最短,TRIP效应最明显.

关键词: 27SiMn , 等温淬火 , 力学性能 , TRIP

27SiMn等温淬火的TRIP效应

华建锋 , 朱磊 , 陈潇 , 江利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拉伸、冲击、硬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金相组织观察、XRD、SEM分析了27SiMn在淬火温度为770~830℃、等温温度为360~420℃和等温时间为10~90min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790℃加热保温50min,380℃等温20min,空冷到室温后可以得到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得到最好的综合性能,Rm×A5为27225MPa×%,其中抗拉强度Rm为825MPa,伸长率A5为33%,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分别为47J/cm2和HB219。此时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5.76%,贝氏体孕育期最短,TRIP效应最明显。

关键词: 27SiMn , isothermal quenching , mechanical property , TRIP

铸态27SiMn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郭俊锋 , 周旭东 , 李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 ~ 10 s-1,变形温度为1000 ~1150℃条件下对铸态27SiMn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通过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铸态27SiMn热变形时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铸态27SiMn高温变形时的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变形激活能为Q=369.0 kJ/mol;热变形失稳区域集中在变形温度1000 ~1060℃、应变速率为1~10s-1的区域内;最优热加工条件为变形温度1130 ~1150℃,应变速率4~10 s-1的区域,此时表现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对应的峰值效率达到35%.

关键词: 铸态27SiMn , 热变形 , 本构方程 , 热加工图

27SiMn连铸圆坯中心星形裂纹分析

丛铁声 , 田利生 , 张国滨

物理测试

27SiMn连铸圆坯中心星形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中心星形裂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星形裂纹是连铸坯最后凝固液形成的卵形树枝晶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空隙。

关键词: 连铸圆坯 , 中心星形裂纹 , 树枝晶

27SiMn连铸圆坯中心星形裂纹分析

丛铁声,田利生,张国滨

物理测试

27SiMn连铸圆坯中心星形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中心星形裂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星形裂纹是连铸坯最后凝固液形成的卵形树枝晶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空隙。

关键词: 连铸圆坯 , star central crack , dendrites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0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