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琳华
功能材料
用化学共沉淀法配合高温煅烧合成了几种不同化学组成的NZP族磷酸盐粉体材料,从实验结果和对共沉淀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两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与形成单相NZP族晶体化合物的关系,以及煅烧温度对NZP族粉体比表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控制液相反应过程的pH值=8.5有利于形成单相的NZP族晶体化合物,结晶形态完整的NZP族化合物的比表面积<30m2/g,在低于晶化温度下煅烧则可以制备大比表面积的NZP族粉体.此外,本研究所合成的NZP族化合物在pH=3~9的水溶液体系中表面带负电荷.
关键词:
NZP族磷酸盐粉体
,
共沉淀法
,
制备条件
,
物性
司甜
,
杨劲
,
祝琳华
材料导报
NZP族精细磷酸盐材料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特征但化学组成各异的结晶化合物粉体及其陶瓷烧结体.综述了NZP族磷酸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特征、合成方法、NZP族陶瓷的快离子导电性、离子取代性、低热膨胀特性及其应用领域.介绍了NZP族磷酸盐材料作为抗热震催化剂载体和新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NZP族磷酸盐材料
,
合成方法
,
特性
,
应用领域
,
新型催化材料
姜斌
,
房明浩
,
彭鹏
,
卫礼贤
,
黄朝晖
,
刘艳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SrCO_3、SiO_2、ZrO_2和(NH_4)H_2PO_4为实验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磷酸盐Sr_(1+x)Zr_4P_(6-2x)Si_(2x)O_(24)(x=0~0.4)粉体.XRD和SEM分析表明:在1100 ℃,4 h温度下煅烧能够合成单相Sr_(1+x)Zr_4P_(6-2x)Si_(2x)O_(24)(x=0~0.4)粉体,1100 ℃,4 h条件下制备的Sr_(1+x)Zr_4P_(6-2x)Si_(2x)O_(24)(x=0~0.4)粉体成球状,平均粒径在300~500 nm之间.在1100 ℃煅烧温度下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Sr_(1+x)Zr_4P_(6-2x)Si_(2x)O_(24)(x=0~0.4)单相粉体的形成.
关键词:
Sr_(1+x)Zr_4P_(6-2x)Si_(2x)O_(24)
,
固相反应法
,
热膨胀系数
王岩
,
王长平
,
林伦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3.0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磷酸钙为载体的Ag+系无机抗菌粉体,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如反应物浓度、pH值及焙烧温度等对粒子影响的比较,从中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后再将其配入涂料中制得一种新型抗菌涂料,经抗菌测试表明,用这种抗菌粉体制得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抗菌粉体
,
抗菌涂料
,
磷酸钙
,
载体
廖春娟
,
廖其龙
,
牟涛
,
万小刚
功能材料
研究了不同铁磷摩尔比对铁磷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用溶解速率法(DR)研究了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浸出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铁磷摩尔比为0.67时,在980(C)下保温3h得到的铁磷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浸泡42d的质量浸出率变化幅度不大且浸出率较低,约为7.05×109g/(cm2·min),其中Ce、La元素均未检出,其余浸出元素来自玻璃相;固化体的主晶相为独居石,结构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正磷酸基团[PO4]3和少量的焦磷酸基团[P2O7]1-,不存在偏磷酸基团[PO3].
关键词:
铁磷酸盐玻璃
,
高放废物
,
玻璃陶瓷
,
固化体
刘辉
,
魏雨
功能材料
本文综述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级铁酸盐(MFe2O4,M=Mn,Zn,Co,Ni,Cu等)的合成方法.其中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冲击波法以及本文作者最近发展的共沉淀催化相转化法等.这些方法合成的铁酸盐的粒径一般小于100nm,是当今合成纳米级铁酸盐粉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铁酸盐
,
超微粉体
,
合成
王静
,
王昕
,
黄传顺
,
刘子峰
,
郑秋菊
,
许继辉
材料导报
稀土磷酸盐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其中RePO44(Re=Ce,La)纳米粉体的制备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综述了LaPO4,和CePO4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最近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化学沉淀法、水热法、固相法、溶胶一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通过微波辐射来合成纳米RePO4的方法.
关键词:
稀土磷酸盐
,
独居石
,
纳米颗粒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