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为解决116.8 cm(46 in)广视角边缘场切换技术4mask面板生产中的阵列工艺中,发生的一种网点色斑缺陷,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能谱仪、宏观微观观测仪和线宽测量仪等检测设备进行Mura及其结晶物成份分析,比较了TFT膜厚;进行了GI和PVX膜玻璃正反面1%HF酸腐蚀试验、下部电极温度升高10℃试验、工艺ash、n+刻蚀的后处理步骤和有源层BT试验.研究了沟道n+掺杂a-Si层的厚度对于Mura的影响.确定了Mura的发生源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Mura形成机理,一为基板背部划伤,二为接触和不接触电极区域的温差异,三是刻蚀反应的生成物在有源层工艺黏附在基板背部,之后经过多层膜沉积、湿刻和干刻、剥离工艺后促使缺陷进一步放大.最后采用平板粗糙面下部电极、控制剩余a-Si厚度和升高温度的方法,消除了网点Mura,并使得整体Mura发生率降为0.08%.

参考文献

[1] 周哲.横线Mura的分析与改善[J].液晶与显示,2012,27 (5):649-653.
[2] 车春城.广视角FFS技术CELL研究与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2007:24-27.
[3] 毕昕.面向TFT-LCD制程的Mura缺陷机器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711.
[4] 徐伟,彭毅雯,肖光辉.未确认Mura分析及改善对策[J].液晶与显示,2011,26 (5):612-615.
[5] 何银.SiNx∶H薄膜的制备及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5-48.
[6] 强蕾,姚若河.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沟道中闽值电压及温度的分布[J].物理学报,2012,12(8):409-414.
[7] 贺德衍.多晶硅薄膜低温生长中的表面反应控制[J].物理学报,2001,50(4):779-783.
[8] 王刚,刘宏宇,赵超,等.表面无小丘Al双层栅电极结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0,15(2):93-100.
[9] 李丽,秦纬,薛建设,等.TFT-LCD阵列腐蚀性缺陷分析[J].液晶与显示,2010,25(1):29-33.
[10] 陈晓苹,王朋,李俊峰,等.玻璃质光学元件表面微裂纹的研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3(4):318-324.
[11] 戴子华,朱永伟,王建彬,等.K9玻璃亚表面损伤的分步腐蚀法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3,21(2):287-293.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