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文中针对D2-1树脂和201×7树脂对氰化物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饱和吸附量和吸附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规律上,确定了两种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均为:pH值控制在10~11之间,室温,静态吸附振荡15min;D2-1树脂和201×7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5.49mg/ml湿树脂,25.39mg/ml湿树脂;吸附和解吸的速率常数:D2-1树脂为1.04×10-2s-1和1.48×10-2s-1,201×7树脂为1.04×10-2s-1和2.12×10-2s-1,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sh经验等温式.同时,在研究解吸的过程中选择中性NaCl作为解吸剂,取得了良好的解吸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01×7树脂对氰化物的吸附性能优于D2-1树脂,在处理、回收提金废水中的氰化物方面更具有工业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周国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兰新哲,张聪惠,党晓娥.提金氰化物回收循环再用技术新进展[J].黄金科学技术,1999(03):40.
[3] 刘俊良,张志刚,霍跃江,王金娜.含氰废水处理与回收技术[J].河北科技图苑,1998(02):29-31.
[4] P.A.Riveros.离子交换树脂从氰化物溶液中提取金的选择性[J].湿法冶金,1994(01):37.
[5] 侯雨风;林桓 .试论国内黄金矿山含氰废水的处理[J].黄金,1994,15(09):46-51.
[6] 邱显扬.氰化提金工艺的新进展[J].矿冶工程,1999(03):7.
[7] 冯孝庭;陶鹏万;古共伟.吸附分离技术·第1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8] 张剑波;冯金敏 .离子吸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01):47-51.
[9] 高大明 .氰化物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续七)[J].黄金,1998,19(08):56-58.
[10] 刘怀志,徐羽梧,江祖成.含硫氮螯合树脂对金、银及某些贱金属氰化物吸附性能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0(04):286-290.
[11] 张笠;李慕玲;迟杰 等.树脂循环复用处理镀金废液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7,13(06):583-589.
[12] A.L. Silva;R.A. Costa;A.H. Martins .Cyanide regeneration by AVR process using ion exchange polymeric resins[J].Minerals Engineering,2003(6):555-557.
[13] 祖英春;金雅东.双指示剂银量法测定水中氰化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3):76-77.
[14] 北川浩;铃木谦一;鹿政理.吸附的基础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33.
[15] 谢祖芳,何星存,夏金虹,晏全.苦味酸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J].化学研究,2003(04):53-56.
[16] 李爱民,张全兴,刘福强,费正皓,王学江,陈金龙.一种亲水的酚羟基修饰聚苯乙烯树脂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热力学[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06):515-525.
[17]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17):吸附与离子交换[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