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特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家金矿床新Ⅲ号脉的67件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焦家金矿床新Ⅲ号脉的主成矿作用分为两期:F1(Bi、Ag、Pb、Au、Cu)代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F2(Co、Ni、Zn、Mn)代表另一期与深源岩浆有关的成矿作用.原生晕研究显示,焦家金矿新Ⅲ号脉具有明显的"反分带现象":尾晕元素(Co、Ni、Mn、Mo、W)位于矿体中上部,而头晕元素(As、Sb、Hg、Bi)则位于深部,这是原生晕叠加作用的结果,指示深部还有矿体存在.最后,提出了新Ⅲ号脉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并对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参考文献
[1] | 邓军;吕古贤;郭涛.胶东西北部典型金矿田构造动力学体制恢复与矿化分布特征研究[A].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157. |
[2] | 邓军,孙忠实,王建平,杨立强,王庆飞.动力系统转换与金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1(01):71-77. |
[3] | DENG Jun,Yang Liqiang,Sun Zhongshi,WANG Jianping,Wang Qingfei,Xin Hongbo,Li Xinjun.A Metallogenic Model of Gold Deposits of the Jiaodong Granite-Greenstone Belt[J].地质学报(英文版),2003(04):537-546. |
[4] | 庞绪成,王玉平,郑广玉,张华东,许道学,孙宝晶.焦家金矿床成矿元素富集及成因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2003(02):15-19. |
[5] | 丁式江,翟裕生,邓军.胶东焦家金矿蚀变岩中元素的质量迁移[J].地质与勘探,2000(04):28-31. |
[6] | 杨敏之.金矿床围岩蚀变带地球化学-以胶东金矿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20. |
[7] | 李惠;张文华;常凤池.大型、特大型金矿盲矿预测的原生叠加晕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125.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