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铬技术,首先在560℃对T10钢进行不同时间的渗铬,再对已渗铬试样进行4h离子氮化,研究了该工艺对渗镀铬层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辉渗铬后的渗层由厚3~5μm的沉积层+扩散层组成,沉积层组织致密并与基体结合良好,基体组织和晶粒度与渗铬前基本一致;沉积层铬浓度达45%(质量分数)以上,内有20~25μm的扩散层,铬浓度向内呈梯度分布;表面物相均由Fe,Fe-Cr,Cr7C3,Cr23C6等组成;渗层表面显微硬度达650~850HV,向内逐步降低,呈梯度分布.沉积层厚度、渗层深度、渗层的铬浓度及显微硬度等均随渗铬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渗层经离子氮化后的组织与氮化前的组织无明显变化,但表面物相为Fe-Cr,Cr7C3,Cr23C6,CrN,Fe4N,表面显微硬度提高到1000~1350HV,较未氮化前提高约60%以上.

参考文献

[1] 高原,徐晋勇,高清,成均,徐重.一种适合于高熔点金属合金化的新技术[J].新技术新工艺,2006(03):81-84.
[2] 高原.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渗入机理的研究[J].真空,1993(02):16.
[3] 高原.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物理基础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2(05):10.
[4] 师昌绪;李恒德;周廉.材料科学与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潘邻.化学热处理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戴达煌;周克崧;袁镇海.现代材料表面技术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7] 池成忠,高原,赵晋香,徐重.T8钢的低温双辉等离子渗铬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03):285-287.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