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TC2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疲劳断口进行了基于宏观扩展区面积和微观疲劳条带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断裂韧性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可由扩展区面积反推构件承受的应力,反推计算所得应力与实际加载疲劳应力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疲劳裂纹稳定扩展第二阶段的显微特征是疲劳条带,利用Paris公式反推焊接结构的原始疲劳质量,原始疲劳质量呈正态分布,实验结果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工艺评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参考文献
[1] | 杨慧丽.TC21钛合金φ350mm棒材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J].中国钛业,2001(03):19-22. |
[2] | 宋颖刚,高玉魁,陆峰,赵振业.TC21钛合金喷丸强化层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变化[J].航空材料学报,2010(02):40-44. |
[3] | 姜波,王耀奇,侯红亮,牛勇,李淼泉.氢对TC21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1(05):70-75. |
[4] | 张燚,章文峰,闫海.断口定量分析在评估构件疲劳寿命中的应用[J].材料工程,2000(04):45-48. |
[5] | 钟群鹏;田永江.失效分析基础知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21. |
[6] | 张卫方,高威,赵爱国,刘高远,陶春虎.钛合金断口反推疲劳应力的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J].机械强度,2003(04):436-440. |
[7] | 王翀,张峥,刘新灵.TA15钛合金疲劳寿命反推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z1):437-439. |
[8] | 李仲,葛森,陈莉,白生宝,刘国强.钛合金的原始疲劳质量研究[C].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242-247. |
[9] | MANNING S D;YANG J N.USAF Durability Design Handbook[M].USA:AFWLTR-83-3027,1988 |
[10] | 张秉刚,王廷,陈国庆,刘成来,刘玉龙.大厚度TC2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试验[J].焊接学报,2009(11):5-8. |
[11] | 蹇海根,姜锋,文康,黄宏锋,韦莉莉,蒋龙.不同应力下7B04铝合金的疲劳断口[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32-137. |
[12] | 刘新灵;张峥;陶春虎.疲劳断口定量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47-49. |
[13] | 赵子华,张峥,吴素君,钟群鹏.金属疲劳断口定量反推研究综述[J].机械强度,2008(03):508-514. |
[14] | 茆诗松;贺思辉.概率论与统计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7-88.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