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水灰比、集灰比与集料级配等因素对混凝土透水砖表观密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混凝土透水砖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一致:集灰比>水灰比>集料级配>0.6;各因素对混凝土透水砖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一致:集料级配>集灰比>水灰比>0.6;研究结果对混凝土透水砖配合比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立柱,冯绍元,韩志文,张书函,丁跃元.透水砖铺装地面垫层结构对城市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04):83-88.
[2] Sung-Bum Park;Mang Tia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ter-purification properties of porous concrete[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4(2):177-184.
[3] 蒋玮,沙爱民,裴建中,王振军.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特性与热阻功能[J].功能材料,2012(03):379-382.
[4] 王振军,王宇,蒋玮,肖晶晶.多孔集料沥青基复合材料的隔热功能[J].功能材料,2011(05):827-830.
[5] 丁庆军,沈凡,刘新权,刘祖国,胡曙光.透水型沥青路面材料的降噪性能[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24-28.
[6] Jing Yang;Guoliang J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3(3):381-386.
[7]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5(05):513-519.
[8] 于本田,王起才,周立霞,张粉芹.矿物掺合料与水胶比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02):391-395,410.
[9] 孙家瑛,黄科,蒋华钦.透水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7(05):583-587.
[10] 贺图升,赵旭光,赵三银,黎载波,林云龙.复合结构透水砖配合比参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01):34-3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