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Sr在Si(100)表面的稳定吸附结构和吸附特性,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通过改变Sr在Si(100)表面的覆盖度和吸附位置,计算了Si(100)表面吸附Sr的吸附能、电子态密度、电子布居、电荷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吸附位置中,空位的吸附能最低,Sr与Si(100)表面的作用力最大,结构最稳定;覆盖度越低,吸附能越小,Sr与Si(100)表面的作用力越大,吸附结构越稳定.Sr、Si原子间的作用力主要由Sr的3d轨道电子和Si的3s、3p轨道电子杂化耦合作用(d-sp3杂化)贡献,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强度均随覆盖度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Sr与Sr之间的排斥力减弱了Sr与Si之间的作用力,并且这种排斥力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
参考文献
[1] | 李玉山.铟吸附氢钝化Si(100)表面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609-611. |
[2] | 危书义,马丽,杨宗献,戴宪起,张开明.Co在Si(100)表面化学吸附的电子结构和性质[J].半导体学报,2003(10):1040-1043. |
[3] | 倪碧莲,蔡亚萍,李奕,丁开宁,章永凡.不同覆盖度下Li原子在Si(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J].物理化学学报,2009(08):1535-1544. |
[4] | 李同伟,琚伟伟,汤正新,曹万民.Au吸附清洁及H化Si(001)表面的第一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z1):977-978. |
[5] | 邱鑫茂,李鹏昌,何春洪,曾永志.Mn在Si(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福建轻纺,2014(6):30-34. |
[6] | 姚书芳.铸造铝硅合金细化变质处理的研究进展[J].铸造,2000(09):512. |
[7] | 周永欣,吕振林,赵西城.铸造Al-Si合金变质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J].铸造技术,2004(01):13-14. |
[8] | 张力恒,郝启堂,杨光昱.Al-4.5Ti-B细化剂和Na盐变质剂对A35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7(02):218-222. |
[9] | 赵文杰,雷雪玲,闫玉丽,杨致,罗有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Zrn(n=2-16)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稳定性[J].物理学报,2007(09):5209-5215. |
[10] | 杨冲,杨春.Si(001)表面硅氧团簇原子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9(08):5362-5369. |
[11] | A. Palenzona;M. Pani .The phase diagram of the Sr-Si system[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Solid-state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4(1/2):214-219. |
[12] | 张凤春,李春福,孙延安,冉曾令.硫在Fe(111)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02):328-336. |
[13] | 张瑜,王宇鑫,廖文俊,王华钰,杨颖,严彪.稀土元素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变质机理[J].金属功能材料,2010(03):86-90. |
[14] | 曾松岩.Sr变质对Al-Si合金共晶硅中孪晶产生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3(05):13.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