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作为一种常用的助凝剂,它的网状立体结构和较高的分子量,使其具有较强的粘结能力和吸附架桥作用.但聚硅酸在短时间内容易形成凝胶而失活,限制了它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以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制备聚硅酸,研究了 pH值、SiO2浓度、Na+浓度、温度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硅酸的形貌.结果表明:降低聚硅酸的pH值、SiO2浓度、Na+浓度和保存温度均可提高聚硅酸的稳定性;聚硅酸的浓度对其形貌有较大的影响,聚硅酸的浓度越大,其聚集单元越大且枝权越密,越容易聚集成为凝胶;形貌与文献中聚硅酸形态演变以及聚硅酸溶胶转化为凝胶的图像一致.同时,研究得出了各影响因素的适用条件,为聚硅酸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 汤鸿霄.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与絮凝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28-232. |
[2] | 尹承龙 .聚硅酸复合絮凝剂的制备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 |
[3] | 周本省.工业用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9-11. |
[4] | 汤鸿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A].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7-33. |
[5] | 林铁松,贾德昌,何培刚,王美荣.短碳纤维强韧铝硅酸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及断裂行为[J].硅酸盐通报,2010(02):278-283. |
[6] | 朱纯熙;邹忠桂;卢晨 .水玻璃基本组成及定量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20(09):86-89. |
[7] | 汤鸿霄.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制趋向[J].中国给水排水,1999(02):1-4. |
[8] | 苏腾,陈中兴,陆柱.混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发动向(一)[J].净水技术,2000(03):7-9. |
[9] | 高宝玉;王占生;汤鸿霄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8,6(02):45-48. |
[10] | 卢建杭;刘维屏 .无机絮凝剂制各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1999,15(04):3-5. |
[11] | 胡翔,周定.聚硅酸系列混凝剂的发展与展望[J].化工进展,1998(06):20-22. |
[12] | Her R K.Colloid chemistry of silica and silicates[M].New York:Cornel University Press,1955 |
[13] | 戴安邦 .对硅酸聚合作用的一个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3,1:1-8. |
[14] | 汤鸿霄.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与絮凝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6-218. |
[15] | 徐如人;庞文琴.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36-339. |
[16] | 杜杰 .新型硅基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
[17] | Hong Wang;Xue Jiang Wang;Jian Fu Zhao .Toxicity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ompounds using CellSense biosensor with E.coli[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8(2):211-214. |
[18] | 卢晨;季敦生;朱纯熙 等.水玻璃的基本组成及定量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12(09):86-89. |
[19] | 李婷,邓湘云,李建保,张海涛,章文.铝盐浓度对铝硅酸盐固沙材料稳定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0(03):721-727. |
[20] | 陈玲,贺延龄.聚硅基复合氯化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11):21-25.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