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创刊于1984年,物理学和原子能科学类核心期刊。原名《核物理动态》,1997年改为现名。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核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内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刊报道原子核物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促进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各交叉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评述性文章, 同时及时发表最新重要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栏目有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交叉学科研究、核能与核数据及不定期快报等。订阅对象为:核物理相关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辐射生物学、辐射医学、辐照材料及环境科学等交叉科学领域的有关人员和机构。 《原子核物理评论》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的厚爱,尤其是几年来在刊物的学术质量、编校质量、格式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09年1月本刊荣获甘肃省优秀期刊奖称号;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连续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确定为物理类中文核心期刊;多年来本刊一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
主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核物理学会
主编:肖国青
刊期: 季刊 语种: 中文
ISSN:1007-4627CN:62-1131/O4
Email:npr@impcas.ac.cn
2017, 34(2): 184-189.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84
[摘要](617)
“中科期刊”手机客户端是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携手开展的新媒体合作,双方共同推出“纸媒+数媒”的复合发行项目,包括Android和iOS两个版本。
原子核物理评论
(The Fifth Editorial Board of Nuclear Physics Review)
2013年4月24日成立(Started from the date of April 24,2013)
顾问 (Advisory Board Members)
沈文庆
(SHEN Wenqing) 院士,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上海,邮编:201800
(Academician, Professor,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CAS, Shanghai 201800, China)
詹文龙
(ZHAN Wenlong) 院士,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Academician,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张焕乔
(ZHANG Huanqiao) 院士,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102413
(Academicia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Nuclear Physics,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China)
魏宝文
(WEI Baowen) 院士,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Academician,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张肇西
(ZHANG Zhaoxi) 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100190
(Academician, Professor,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主编 (Editor-in-Chief)
肖国青
(XIAO Guoqi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副主编 (Vice Editor-in-Chief)
周小红
(ZHOU Xiaoh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赵红卫
(ZHAO Hongwei)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徐瑚珊
(XU Hush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马新文
(MA Xinwe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常务副主编 (Deputy Editor-in-Chief)
王金川
(WANG Jinchu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编委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马余刚
(MA Yuga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上海, 邮编: 201800
(Professor,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CAS, Shanghai, 201800, China)
马新文
(MA Xinwen)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王志光
(WANG Zhigua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王金川
(WANG Jinchu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左 维
(ZUO Wei)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叶邦角
(YE Bangjiao)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合肥, 邮编: 230026
(Professor, School of Physics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230026, China)
叶沿林
(YE Yanlin) 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1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申 虹
(SHEN Hong) 教授,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天津, 邮编 : 300071
(Professor,College of Phys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包景东
(BAO Jingdong)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5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任中洲
(REN Zhongzhou) 教授, 南京大学物理系, 中国南京, 邮编: 210093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庄鹏飞
(ZHUANG PengFei) 教授, 清华大学物理系, 中国北京, 邮编: 100084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刘 杰
(LIU Jie)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刘 翔
(LIU Xiang) 教授,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School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 China)
安 竹
(AN Zhu) 教授,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成都, 邮编:610064
(Professor, 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610064, China )
安 琪
(AN Qi)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中国合肥, 邮编:230026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许甫荣
(XU Furong) 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1
(Professor,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孙 扬
(SUN Yang)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中国上海, 邮编 : 200240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
苏 弘
(SU H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李 强
(LI QIA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
李文建
(LI Wenji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
肖国青
(XIAO Guoqi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吴李君
(WU Liju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中国合肥, 邮编: 230031
(Professor,Institute of Technical Biology &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CAS,Hefei 230031,China)
吴宜灿
(WU Yic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合肥, 邮编: 230031
(Professor,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Safety,CAS, Hefei 230031,China)
邹亚明
(ZOU Yaming) 教授,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现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上海, 邮编: 200433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Department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邹冰松
(ZOU Bings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 10019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张丰收
(ZHANG Fengshou)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5
(Professor,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张天爵
(ZHANG Tianjue)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2413
(Professor,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China)
张玉虎
(ZHANG Yuhu)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陈列文
(CHEN Liewen)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中国上海, 邮编: 200240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China)
陈向军
(CHEN Xiangjun)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中国合肥, 邮编: 230026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陈熙萌
(CHEN Ximeng) 教授, 兰州大学,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邵春林
(SHAO Chunlin) 研究员,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上海, 邮编: 200032
(Professor,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China)
林承键
(LIN Chengjian)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2413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Nuclear Physics,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China)
竺礼华
(ZHU Lihua)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中国北京, 邮编:100191
(Professor, School of Physics and Nuclear Energy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
周小红
(ZHOU Xiaoh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周平坤
(ZHOU Pingkun) 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北京, 邮编: 10085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850, China)
周光明
(ZHOU Guangmi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周善贵
(ZHOU Shangui)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 10019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孟 杰
(MENG Jie) 教授, 北京大学,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1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China)
赵玉民
(ZHAO Yumin)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中国上海, 邮编: 200240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hanghai Jiaotong, Shanghai 200240, China)
赵红卫
(ZHAO Hongwei)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柳卫平
(LIU Weiping)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2413
(Professor,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China)
姚泽恩
(YAO Zeen) 教授,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Schoo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袁 平
(YUAN Pi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夏佳文
(XIA Jiawe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原有进
(YUAN Youji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晏世伟
(YAN Shiwei)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北京, 邮编: 100875
(Professor,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
徐瑚珊
(XU Hushan)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唐传祥
(TANG Chuanxiang) 教授,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中国北京, 邮编: 100084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唐靖宇
(TANG Jingyu)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 100049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AS, Beijing 100049, China)
龚 敏
(GONG Min) 教授,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成都, 邮编: 610064
(Professor, 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董晨钟
(DONG CHenzhong) 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70
(Professor,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蔡晓红
(CAI Xiaoh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兰州, 邮编: 730000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魏 龙
(WEI Long)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邮编: 100049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AS, Beijing 100049, China)
Nu Xu
(许 怒) Professor,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
(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Bao-An Li
(李保安) Regents' Professor, 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 P.O.Box 3011,TX 75429-3011, USA
(校董讲席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康姆斯分校物理与天文系)
Haiyan Gao
(高海燕)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Duke University, Box 90305, NC 27708 USA
(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物理系 )
编辑部成员 (Editorial Staff)
负责人(Chief):王金川(WANG Jinchuan)
成员(Members): 黄定 光(HUANG Dingguang) 赵莉莉(ZHAO Lili) 廖义莲(LIAO Yilian)
导出文件:
Format
内容
2017, 34(2):184-189.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84
[摘要](617)
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征稿简则 (2014年版)
1. 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报道原子核物理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各交叉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评述性文章,同时及时发表最新重要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栏目有:核物理、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核技术、交叉学科、核能与核数据库、以及不定期“快报”栏目等,其中“快报”栏目将以最快速度发表最新的重要科研成果。本刊接收中、英文稿件,混合排版。
2. 稿件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精练。每篇论文(包括图表、文献和中英文摘要) 约7000 字。确有必要,字数可适当增加。书写顺序: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 (约 250 字)、关键词 (3∼5个)、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同时给出英文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字数。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及项目号在首页脚注处标明,同时在末页英文关键词下用英文写明。首页脚注处还需标明第一作者简介,如: 王国强(1940–),男,江苏宜兴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核理论研究;E-mail 地址。英文文章要求相同,只是书写顺序中所列项中英文互换。
2.2 文中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同一变量的符号全文必须统一。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清楚准确,公式末了加标点,主要公式顺序编号。稿件格式请参考本刊网站(http://www.npr.ac.cn)首页的论文投稿模板栏目。
2.3 参考文献以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序并加方括号,文献作者要求写出前三名。内部资料、未公开发表的最好不要引用。为了便于国外数据库的检索,文后所列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应是先给出英文译文,并在该文献后用括号注明(in Chinese),然后附上相应的中文文献。格式如下:
1) 期 刊 [序号] 作者姓名(前三名,作者姓前名后,不加缩写点). 文题名[J]. 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 起始页码.
2) 专 著 [序号] 作者姓名(前三名). 书名[M]. 版本(第1版可略).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 [序号] 作者姓名(前三名). 文题名//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4)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姓名. 论文题名[D]. 学位获得地地名: 学位获得单位,出版年(月份),起-止页码.
2.4 图形要求: 彩色、黑白图形均可。
(1) 在文稿中按插图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并在正文相应位置处插入图片。
(2) 本刊为黑白印刷,彩图可在网刊中显示,如需要请在图题中注明(在线彩图(中文稿), color online(英文稿))。图中的数据线 可用黑色或彩色颜色(深色:红、兰、深绿等)来区别,不要用浅色(黄、浅黄、浅粉等)或明暗来区分线条、符号和区域,建议使用不同方式来区别,比如:1) 线条:——,– – –,……,–•–•–,—•—,—?—,—N—,——,—— 等; 2) 符号:?,•,△,N,H,J,I 等;3) 区域:黑、白、网格等。
(3) 由于本刊为双栏排版,所以文章中图形通常不超过7.5cm (最好 6.6cm左右,方框净尺寸5.5cm),复杂图形不超过15cm。
(4) 图中的数字及字母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用宋体,分辨率为600 dpi,字符大小用小5(9 Pt)号及6号(7.5 Pt)。
(5) 图的横纵坐标刻度线应标在内侧,横纵坐标需标明相应的变量和单位,使用“变量名称/ 单位”形式标记(如:E / keV)。
(6) 图中出现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须与正文一致并在正文中有相关说明和解释,若是中文稿,图中出现的英文描述内容请改用中文表达(非物理量名称),并与文中的说明文字一致。
(7) 所有插图需另提供1 份画图软件的源数据文件,比如Origin 的opj(word 文件可直接将 opj 插入 word 文档中),或提供高分辨原图,或含图的文献pdf文件,以备修图制版。所有插图打包压缩为一个文件上传或发到邮箱,并注明稿号。
2.5 表格要求:只附最必要的表格,需放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按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并附相应的表题。表格为三线表。
2.6 来稿不得一稿多投, 稿件文责自负。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npr.ac.cn) 在线投稿, 在线查询所投稿件的处理状态,在线浏览查阅《原子核物理评论》已发表的文章。
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将函告作者并在2 个月内答复作者是否录用。收稿4 个月内如收不到通知,可自行处理。不拟刊登之稿,本刊将函告作者。来稿不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4. 本刊除纸质印刷版外,还具有网络电子版本等。稿件一经发表,将一次性支付以上所有版本的稿酬并赠送期刊1本,请作者周知。
5. 编辑部联系地址: 邮编: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31 号信箱《原子核物理评论》编辑部;电话: 0931-4969371,4969374;
网址:http://www.npr.ac.cn;E-mail: npr@impcas.ac.cn,jcwang@impcas.ac.cn.
原子核物理评论
兰州市南昌路509号
npr@impcas.ac.cn
0931-49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