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强
,
丁淑芳
金属功能材料
(Ba,Sr)TiO3(简称BST)铁电薄膜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新型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钛酸锶钡(BST)铁电薄膜目前最常用的4种制备工艺,并简要介绍了BST目前的研究进展、微观结构、性能及应用,深入分析了BST铁电薄膜主要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技术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Ba,Sr)TiO
,
铁电薄膜
,
制备方法
白质明
,
闫果
,
丁淑芳
,
李超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高温超导体制作的微型磁通泵,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依照设计研制了磁通泵装置,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型高温超导磁通泵有希望为电阻在1μΩ以内的高温超导闭合环路进行供电.切实克服高温超导接头性能不佳、n指数低等缺陷,有助于Bi系等高温超导带材在超导磁体闭环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磁通泵
,
超导闭环
刘兴玉
,
丁淑芳
,
潘惠芳
催化学报
采用离子交换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La/HL沸石.将不同La含量的La/HL沸石与REUSY沸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后作为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用标准轻油微反方法(MAT)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评价,考察了La/HL沸石添加量和La/HL沸石中的La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反应产物分布、汽油产品辛烷值及催化剂上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化催化剂中分子筛总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La/HL沸石加入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5%时,随着La/HL沸石加入量的增加,MAT活性和汽油收率增大,比积炭下降; 当La/HL沸石加入量大于10%时,MAT活性及汽油收率随La/HL沸石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比积炭增加.当加入5%不同La含量的La/HL沸石时,产物中异丁烷含量增加; La/HL中的La含量低于3.5%时,产物异戊烷含量低于参比样品,但随着La含量的增加,异戊烷含量增大.当La/HL沸石中的La含量为0.2%~0.5%时,汽油中的芳烃含量显著增加,汽油产品的辛烷值提高了1.24~2.06.
关键词:
镧
,
HL沸石
,
改性
,
裂化催化剂
,
积炭
,
辛烷值
黄宏丽
,
高国林
,
杨超
,
夏吾炯
,
陈晓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5.04.265
在紫外光照射下,安息香发生裂解产生苯甲酰基自由基,与α,α-二芳基烯丙醇的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并伴随1,2-芳基迁移,实现了双键的双官能团化;同时该反应为有效合成1,2,4-三芳基-1,4-丁二酮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关键词:
紫外光
,
1,2-芳基迁移
,
双官能团化
,
1,2,4-三芳基-1,4-丁二酮
刘勇
,
安瑛
,
阎华
,
丁玉梅
,
谢鹏程
,
杨卫民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48
芳纶因其特殊结构而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低密度以及高强、高模等特性,成为高性能纤维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我国根据聚合时所用单体的种类数把芳纶分成芳纶Ⅰ、芳纶Ⅱ和芳纶Ⅲ等,又根据羰基和氨基在苯环上的位置进行详细命名.为了获得耐瞬间强冲击的柔性芳纶三维编织部件,对9种芳纶丝束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伸长率等,比较分析了9种芳纶力学性能的差异.
关键词:
芳纶
,
分类
,
力学性能
,
比较
张明翠
,
庄惠生
,
郎庆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8.007
通过保留丁酯基结构和在芳环上引入氨基取代基合成了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半抗原衍生物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 1H NMR、IR和UV确证了结构,其中4-硝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2个紫外吸收峰分别为:λ1=212 nm,λ2=258 nm;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2个紫外吸收峰分别为:λ1=226 nm,λ2=288 nm.半抗原衍生物通过重氮化反应与BSA偶联,得到人工抗原,经荧光光谱(λex=307 nm,λem=468 nm)、体系颜色变化和免疫实验确证偶联成功,抗原结合比为13:1,为进一步的抗体制备和免疫分析提供可靠的免疫原.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人工抗原
,
半抗原
,
制备
,
表征
郑洪岩
,
杨骏
,
朱玉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4.00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常压下铜铬系催化剂对1,4-丁二醇气相脱氢制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Ca、Ba助剂的Cu-Cr催化剂在180~200 ℃,液时空速0.3~0.7 h-1,氢醇摩尔比15~30的条件下,1,4-丁二醇转化率≥99.9%,γ-丁内酯产率≥96%. 通过XRD和TG/DTG表征发现,Cu0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Cr的存在促进了Cu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助剂Ca和Ba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γ-丁内酯的产率.
关键词:
丁二醇
,
气相脱氢
,
γ-丁内酯
,
Cu-Cr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