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燕
,
丁铸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2.020
论述了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粘结强度的因素,以新型磷铝酸盐水泥(PALC)砂浆为修补材料,研究了它与传统硅酸盐水泥(PC)之间的修复性能,通过半边修补和中间修补两种修补方式,测定粘接界面的抗折强度,对抗折界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借助扫描电镜和元素线分析测试,分析了粘接界面区的粘接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以磷铝酸盐水泥为修补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明显高于以传统硅酸盐水泥为修补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尤其是在修补早期,磷铝酸盐的这种性能更是优越。通过扫描电镜和元素线扫描分析发现,“PALC-POC”界面区域元素含量的变化是连续的,认为界面区域是两侧元素相互扩散进入对方基体,“磷-硅”界面处可能存在化学结合。
关键词:
磷铝酸盐
,
水泥修复
,
粘接性能
,
粘接机理
丁铸
,
李宗津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2.006
以MgO含量较低的镁砂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磷硅酸盐胶凝水泥(MPSC),研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磷硅酸盐水泥凝结快,早期强度高.掺入30%~50%的粉煤灰可明显地提高MPSC的早期和长期抗压强度,其中以粉煤灰掺量为40%效果最好.使用MgO含量较高而且颗粒较细的镁砂,制备出的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水泥石的水化产物以无定形为主,伴以少量的六水水化磷酸镁钾晶体.硬化水泥石中有许多未水化的镁砂,可作微集料.粉煤灰填充了反应物之间的空隙,使基体的密实度提高;粉煤灰参与水化反应提高了材料的胶凝性能.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磷酸镁水泥
,
力学性能
,
水化机理
邢锋
,
张鸣
,
丁铸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3.036
良好的匀质性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本文通过调整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设计了一系列匀质性不同的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的流变性、力学性能、氯离子渗透性、界面结构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匀质性对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善混凝土复合体系的匀质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
匀质性
,
稳定性
,
外加剂
,
高性能混凝土
易峰
,
丁铸
,
夏玉莹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2.020
以高掺量粉煤灰磷酸盐水泥为基体,短切碳纤维为功能材料,制备出了磷酸盐水泥碳纤维复合材料(PCFC),同时制备了碳纤维硅酸盐基复合材料(CFRC),并利用压力试验机、交流电桥和SEM对二者的基本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内部碳纤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还考察了碳纤维掺量、龄期对 PCFC 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FC相比CFRC在同等碳纤维掺量的情况下力学增强效果更好、导电性能更为优越;机理分析表明PCFC中存在二次“渗流”现象,而CFRC试体中则没有.SEM照片显示碳纤维掺量较高时,PCFC中的碳纤维分散得更好;龄期实验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掺量超过1.4%时,龄期对 PCFC 的导电性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稳定性.
关键词:
碳纤维
,
磷酸盐水泥
,
导电性能
,
二极法
郑洪岩
,
杨骏
,
朱玉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4.00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常压下铜铬系催化剂对1,4-丁二醇气相脱氢制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Ca、Ba助剂的Cu-Cr催化剂在180~200 ℃,液时空速0.3~0.7 h-1,氢醇摩尔比15~30的条件下,1,4-丁二醇转化率≥99.9%,γ-丁内酯产率≥96%. 通过XRD和TG/DTG表征发现,Cu0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Cr的存在促进了Cu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助剂Ca和Ba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γ-丁内酯的产率.
关键词:
丁二醇
,
气相脱氢
,
γ-丁内酯
,
Cu-Cr催化剂
李瑞
,
何雅玲
,
楚攀
,
雷勇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换热器管道的内壁面上布置丁胞可以有效地增强管道内的传热.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含丁胞的圆形截面管道内的定常不可压缩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采用RNG k-ε方程模型作为湍流计算模型和SIMPLE算法求解管道的流动传热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丁胞的大小、深度、排列密度等几何结构均对管道的换热效果有一定影响.在较低雷诺数下,含较小丁胞的管道换热效果好于含较大丁胞的管道;在较高雷诺数下,含较大丁胞的管道换热效果好干含较小丁胞的管道.
关键词:
丁胞
,
强化换热
,
湍流计算
,
数值模拟
黄毅萍
,
陈广美
,
王嵩
,
李宏武
,
马德柱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4.018
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国产的和拜耳公司生产的2种溶聚丁苯的组成及其链化学结构. 结果表明,这2种溶聚丁苯具有十分相近的共聚物组成(其中苯乙烯单元的摩尔分数均约为14.0%). 国产溶聚丁苯中反式1,4-丁二烯含量较高(trans-1,4摩尔分数为49.7%),而拜耳公司的溶聚丁苯具有很高的顺式1,4结构含量(摩尔分数为49.4%),形成了顺式1,4-丁二烯嵌段,并且乙烯基含量也明显少于国产丁苯胶. 这种结构导致拜耳丁苯胶具有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与天然橡胶有很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溶聚丁苯
,
链化学结构
,
相容性
周永璋
,
丁毅
,
陈步荣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4.017
研究了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银镀层在附着力、光亮度等方面性能的影响,找出各自的最佳配比;通过改变阴极电流密度、pH值考察对银镀层质量的影响,找出最佳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
关键词:
丁二酰亚胺
,
无氰镀银
,
外观
,
结合力
,
电沉积速度
,
阴极电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