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海
,
杨茉
,
康张阳
,
陈赛科
,
严祯荣
,
罗晓明
,
高子瑜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数值模拟对2955 t/h超超临界塔式炉炉膛内燃烧过程进行研究,给出了炉内流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同心切圆燃烧方式、CCOFA风和SOFA风对燃烧区域过量空气系数的多级控制,实现了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小、NOx的排放量低的要求,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相比,两者基本吻合.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
数值模拟
,
温度偏差
,
Nox排放
康张阳
,
杨茉
,
杨大海
,
陈赛科
,
严祯荣
,
罗晓明
,
高子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给出一种弯管和文丘里管组合结构的新型浓淡煤粉燃烧器,并分别对弯管、文丘里管和这种弯管和文丘里管组合结构燃烧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和离散相模型(DPM)研究气固两相流动,气相湍流采用分离涡(DES)模拟方法,固相湍流采用离散随机游动(DRW)模型。结果表明,这三种结构对10μm的小颗粒分离作用都不好,而对于大于50μm的颗粒来说,弯管和文丘里管的组合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浓淡分离,而且高浓度区域不贴壁。
关键词:
文丘里管
,
浓淡分离
,
DES模型
,
离散相模型
徐洪涛
,
肖瑞雪
,
杨茉
,
严祯荣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主要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香港西九龙总站地下停车库火灾不同产烟量对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火灾大小为2 MW的情况下,排烟系统的排烟量在9.6~20 m3/s范围内,火灾较高产烟量(K =0.064)时,2.2 m清晰高度处的温度不超过60℃C,但能见度低于10 m;在较低产烟量(Ys=0.028)时,20m3/s的排烟能力能确保2.2 m清晰高度处的能见度大于10 m,可以提供人员安全疏散环境.合理选择火灾的产烟量是决定利用火灾工程方法计算排烟系统能力大小的关键.
关键词:
CFD
,
数值模拟
,
产烟量
,
能见度
沈云羿
,
杨茉
,
徐洪涛
,
沈思苇
,
严祯荣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炉膛内冷态和热态的流场和温度场,根据数值结果分析了炉膛烟气侧热偏差的形成机理,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寻求热偏差较小的燃烧器入射角度位置.数值结果表明,由于炉膛中的流动和传热是非线性的,存在非对称解,即使进行模拟时炉膛的几何结构和边界条件是完全对称的,炉膛内流体速度和温度分布仍然可能是非对称的,从而导致炉膛出口烟气侧的热偏差.数值结果还表明,改变燃烧器入射角度,能够改善炉膛出口热偏差.在本文所给出的计算条件下,燃烧器入射角为6°时,炉膛出口烟气侧热偏差相对较小.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
热偏差
,
非线性
,
数值模拟
严祯荣
,
杨茉
,
罗晓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PM型燃烧器,运用RNG κ-ε和MIXTURE模型,采用PISO 压力-速度耦合和PRESTO!压力离散格式模拟了PM型燃烧器的浓淡分离比、进出口压降,提出浓淡分离性能参数K,以K值的大小作为结构优化的依据.结果表明,该PM型燃烧器能实现"超浓"、"浓"和"淡"三股粉流,NO.7结构的浓淡分离性能较好.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
PM型燃烧器
,
数值模拟
,
RNGκ-ε模型
,
多相流
吴康
,
任静
,
蒋洪德
,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构建由一级动静叶组成的外流影响下的轮缘密封问题的实验和数值模型,针对燃气轮机透平转静轮盘间隙的封严与入侵问题开展了研究.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燃气入侵的主要影响因素,入侵气体在腔室内部的分布规律和最小封严流量.结果表明:静叶尾缘的压力分布是造成燃气入侵的主要原因,即在主流的压力大于密封腔室内压力的区域会出现燃气侵入腔室,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主流压力小于腔室内部的压力区域,密封气体能够较好的封严转静间隙.入侵气体和封严气体的掺混主要发生在腔内高半径处并在高速旋转的动盘引发的夹带作用下深入腔室内部低半径处.因此在轮缘密封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全面的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整级透平
,
转静轮缘
,
封严与入侵
,
动盘夹带效应
吴康
,
任静
,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构建由一级动静叶组成的外流影响下的轮缘密封问题的实验和数值模型,针对燃气轮机透平转静轮盘间隙的封严与入侵问题开展了研究.其中第二部分主要关注不同封严结构的特性.结果表明:复杂的封严结构能够避免主流和腔室内部气体的直接接触,增大主流入侵的沿程阻力和削弱主流的切向速度分量的影响.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径向封严所需要的最小密封流量相较于轴向封严能够减少50%以上.
关键词:
转静轮缘
,
轴向封严
,
径向封严
,
双封严结构
贾惟
,
刘火星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涡轮转静叶片排之间喷入冷气可以阻止高温燃气进入盘腔,但是冷气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对涡轮气动性能不利.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转静叶片排之间封严腔轴向位置和轴向间隙的变化对涡轮性能和端区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封严出流与主流的剪切作用形成了诱导涡,诱导涡随后发展成为通道涡并占据了端区二次流的主导地位.封严腔轴向位置和轴向间隙的改变使等熵效率和封严效率产生了相反的变化,因此在设计时要兼顾气动性能和冷却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
封严腔
,
轴向位置
,
轴向间隙
,
通道涡
,
涡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