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88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平行玻璃板对105 keV Ar~(7+)离子的导向效应

刘俊亮 , 薛迎利 , , 武晔虹 , 陈婧 , 杜凡 , 张明武 , 阮芳芳 , 王伟 , 李锦钰 , 王平志 , 康龙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研究了平行玻璃板对高流强(约80nA)105keV Ar7+离子的导向效应,利用一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测量了不同倾斜角下出射离子的强度及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平行玻璃板对Ar7+离子有导向作用。与离子在微孔膜中的导向效应不同,从平行玻璃板出射的Ar离子角分布的FWHM随着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出射离子角分布最大值处对应的观察角不等于倾斜角。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 导向效应 , 平行玻璃板

300和600 keV O7+离子与宏观玻璃管的相互作用

武晔虹 , 陈婧 , 薛迎利 , 刘俊亮 , 张明武 , 王伟 , 杜凡 , 阮芳芳 , 邵曹杰 , 卢荣春 ,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4.538

实验研究了300和600 keV的O7+离子与宏观玻璃管内壁的相互作用,利用位置灵敏法拉第筒测量了传输离子的偏转角和传输效率随倾斜角的变化关系,观察到偏转角不等于倾斜角的不完全导向现象。实验结果证实,高能入射离子在玻璃管内壁产生的沉积电势相对于入射离子动能横向分量较小,难以使传输离子沿着玻璃管的轴向出射,从而发生不完全导向现象;并且,入射离子的能量越高,导向效应越不明显。

关键词: 不完全导向 , 宏观玻璃管 , 传输效率 , 偏转角

非全裸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过程

, 陈熙萌 , 杨治虎 , 吴翠娥 , 刘惠萍 , 祁中 , 卢荣春 , 王强 , 马新文 , 蔡晓红 , 刘兆远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1.013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 测量了强相互作用区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 实验发现, 该比值随作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本工作能区, 转移电离现象可视作一个电子被俘获、另一个电子被电离的两步过程; He原子二重电离的主要机制为两步机制.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 转移电离 , 电子俘获

非全裸氟离子与氖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研究

, 陈熙萌 , 杨治虎 , 王强 , 卢荣春 , 刘惠萍 , 祁中 , 吴翠娥 , 蔡晓红 , 马新文 , 刘兆远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25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技术测量了强相互作用区F2+ 和F3+离子与Ne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 与Fq+-He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进行了定性讨论.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 转移电离 , 电子俘获

利用HIRFL-CSR开展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蔡晓红 , , 杨建成 , 冒立军 , 阮芳芳 , 卢荣春 , 邵曹杰 , 宋明涛 , 薛迎利 , 王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介绍了储存环高精度分子谱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利用HIRFL-CSR开展该项研究的优势,着重论证了HIRFL-CSR分子离子注入实验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通过在HIRFL-CSR实验环上增建一条分子离子注入线,将实验环改造成能兼顾现有物理实验和大分子物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质量数大于70的分子离子,能显著提高其能量分辨.

关键词: 储存环 , 分子离子 , 复合离解

非全裸离子-原子碰撞中的多重电离研究

蔡晓红 , 马新文 , 刘惠萍 , 杨治虎 , , 陈熙萌 , 刘兆远 , 申自勇 , 吕魁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3.011

利用加速器提供的非全裸重离子束 (q=1-4) 轰击氦、氖和氩原子,研究了由非全裸离子引起原子多重电离的有效电荷效应和电荷交换效应. 提出用一个有效电荷来等价描述非全裸入射离子对靶原子的作用,将描述全裸离子-原子碰撞过程的物理模型推广到处理非全裸离子-原子碰撞过程,采用轨道贯穿模型对有效电荷的内在物理机制进行了解释,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将多重电离中俄歇过程的贡献予以扣除. 通过研究发现,扣除俄歇过程贡献后,多重电离截面随入射离子q/v的变化与多步过程的预言相符.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 多重电离 , 截面

Li-和Na-单电子解离过程的研究

陈熙萌 , 吴翠娥 , 刘兆远 , , 祁中 , 王强 , 杨治虎 , 刘惠萍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24

采用交叉束方法, 利用负离子源产生的3-19 keV的Li-和Na-轰击惰性气体靶He, Ne和Ar, 通过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器区分碰撞后中性粒子束和负离子束, 测量了不同碰撞系统的中性粒子计数与相应入射负离子计数的比值R(E), 并得到R(E)与入射负离子能量、负离子种类和靶原子种类的关系.

关键词: 交叉束 , 负离子解离 , 负离子-原子碰撞

127°径向位置灵敏柱形静电离子能谱仪

阮芳芳 , , 张明武 , 王伟 , 陈婧 , 邵曹杰 , 卢荣春 , 宋张勇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针对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作用产生的溅射离子能谱测量,研制了一台127°径向位置灵敏柱形静电离子能谱仪.利用能量为800 keV的Ar8+离子轰击金属铍靶产生的溅射离子测试了本谱仪.测试结果表明,该谱仪克服了传统静电谱仪通过扫描工作电压单能量点取谱的缺点,实现分段取谱--在单个工作电压下可同时获取一段0.85Ec≤E≤1.15Ec范围的能谱,从而提高测量效率.

关键词: 同轴柱形静电离子能谱仪 , 径向位置灵敏 , 溅射离子能谱

强流电子束入射弯曲宏观石英管的导向效应研究

张明武 , 王伟 , 薛迎利 , , 陈婧 , 武晔虹 , 杨变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研究了强流(~129 nA)、高能(1 500~1 900 eV)电子束在大角度(9°)弯曲宏观石英管中的导向效应。实验分别测量了入射流强及能量对出射电子角分布值(FWHM)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实验观察到出射电子角分布FWHM随着入射电子流强和入射电子能量增加变化均不明显;发现电子传输效率随入射流强增加而增加,但随入射能量增加而减小,这与高电荷态离子导向中离子传输效率随入射能量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相反。分析发现,与高电荷态离子导向机制不同,电子束导向并非是由电子在石英管内壁的自组织充电过程引起的,而是入射电子与管内壁弹性和非弹性散射碰撞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电子束 , 弯曲石英管 , 角分布 , 传输效率

1.0 MeV电子碰撞引起Ta和Au内壳电离截面的测量

张检明 , 邵曹杰 , 卢荣春 , , 张月昭 , 王伟 , 刘俊亮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2.254

无论对深入理解电子-原子的作用机制,还是在材料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电子轰击原子的内壳电离截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电离的实验数据多集中在几十keV入射能量和中小Z靶原子,其它数据相对比较缺乏。本工作以能量为1.0 MeV电子轰击Ta和Au靶,通过测量靶原子特征X射线的产额,获得其K壳电离截面分别为13.3和10.1 b,L壳电离截面分别为554和338 b。并将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测得的K壳电离截面与Casnati、Hombourger理论值、L壳电离截面与Scofield和Born-Bethe的理论值相符。

关键词: 电子碰撞 , 内壳电离 , 电离截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8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