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2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表面涂层对等温锻造TiAl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张建民 , 李世琼 , 邹敦叙 ,

材料研究学报

通过板状试样的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表面涂层对等温锻造TiAl合金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涂以纯错,可以提高TiAl合金的超塑性,其原因是涂层既避免了表面高温氧化;又优先形成孔洞,释放了表面的局部应力、推迟了表面孔洞的形成和长大

关键词: 涂层 , null , null , null

热处理对GH742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龙正东 , 邓群 , 林平 , 马培立 , 庄景云 ,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1999.03.01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GH742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固溶处理制度可明显改变晶粒度和γ′形态.控制固溶处理温度,使γ′相不完全溶解,可以阻止晶粒长大,而这种粗大γ′相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的细小γ′相共存的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时效处理可以改变γ′相的数量和分布,时效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则γ′相数量越多,尺寸越小,使合金的强度上升,塑性降低.

关键词: GH742高温合金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金矿堆浸工艺特点

巫汉泉 , 林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10

介绍了龙金矿多层堆浸的大规模、永久性堆浸场、采用一堆多区、交叉喷淋、逆流浸出、二次吸附和无氰解吸工艺的特点,及生产中取得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堆浸 , 喷淋 , 工艺特点 , 指标

云南省元阳县大渔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梁为任 , 普媛园 , 梁艺胧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704

大渔金矿床位于云南省金平(断块)Cu -Ni -Au -Mo 成矿带,是含金石英脉型矿床,金矿脉主要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具挤压破碎现象,矿化多集中在构造叠加部位,强度与挤压破碎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产于燕山期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中。通过对大渔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大渔老林一带的 Au1号异常及1~5号矿脉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大渔金矿床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卡林型金矿区苔藓植物与维管植物元素相关性研究

黄文琥 , 张朝晖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6.004

利用A Analyst800原子吸收光谱仪和AF-640原子荧光光谱仪(AF-640))对戈金矿区的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进行元素含量测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类群植物在卡林型金矿区的元素相关性差异很大,同一类群植物在金矿和煤矿上相关性不同.此结果为探矿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苔藓植物 , 维管植物 , 相关性 , 金矿区

第四届“吴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第五届“吴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壬基苯氧基乙酸萃取金属离子

王弋戈 , 李德谦 , 金幕军 , 李超忠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5.004

研究了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盐酸介质中对Eu3+,Zn2+,Cd2+,Co2+,Ni2+,Cu2+,Mn2+,Mg2+等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平衡方程. 根据金属离子之间的分离系数值可看出,通过控制适当的酸度,有可能分离Eu3+中通常伴生的一些金属离子,同时还可能达到Co2+与Ni2+,Zn2+与Cd2+等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分离.

关键词: 壬基苯氧基乙酸 , Eu3+ , 二价金属离子 , 萃取

镇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和河流底泥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

黄华伟 , 朱崇岭 , 任源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60601

镇是珠三角电子垃圾拆解区之一,采用AAS方法对该地土壤和河流底泥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 Cd、Cr、Cu、Zn和Pb)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周围农田土壤中Cd含量是《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3倍左右,是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20倍左右;拆解区土壤Cd超标最为严重,最高达5.67倍,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达36.17倍;拆解区下游0—1500 m河流底泥中Cd、Cr、Cu 、Zn和Pb含量大幅增加且部分金属超标,Cd在0—40 cm深度内含量总体逐渐降低,仍远超背景值,Cu含量采样深度内递减规律最显著且在0—10 cm内含量超标,Cr、Zn和Pb除部分点位在表层积累较多外,其余与背景值相差不大且未超标.采用BCR ( the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法提取重金属不同形态可知,底泥中Cd主要以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为主,Cu主要以可氧化态存在,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而Zn和Pb则以可还原态为主;其中Cd的可提取态比例较高(>60%),容易释放出来形成“二次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河流底泥中Cd生态危害程度属于极强(Ei>320);其他金属Cr、Cu、Zn 和 Pb 危害风险程度属于轻微(Ei<40);金属 Cd 对整个 RI 值贡献最大(>88%),应重点加强对Cd污染的防控.

关键词: 电子垃圾 , 土壤/底泥 , 重金属 , 赋存形态 , 生态风险

微波煅烧钨酸铵制取三氧化钨

郭胜惠 , 彭金辉 , 范兴祥 , 张利波 , 唐剑云 , 罗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4.019

探讨了微波煅烧钨酸铵制取三氧化钨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微波煅烧4 min,钨酸铵的分解率为 96.67 %,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煅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物料重量,其次为煅烧时间和微波功率.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650 W,煅烧时间4 min,物料重量10 g.

关键词: 微波 , 煅烧 , 钨酸铵 , 三氧化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