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鹏
,
王建军
,
王凯
,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2.02.012
研究了热锻非调质钢35MnVN的高温形变再结晶行为及形变工艺对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5MnVN钢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形变量较大,在950℃以下形变时为未再结晶区形变,在1150℃以上较大形变量时才可能发生完全再结晶.不同形变工艺条件下,室温组织中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的形态及数量不同,增大形变量可...
关键词:
再结晶
,
临界变形量
,
非调质钢
王凯
,
王立军
,
任海鹏
,
白玉光
,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5.01.013
利用热模拟压缩试验测定了不同钒含量的钒微合金化低碳钢在900~1000℃温度区间和0.1~1s-1变形速率范围内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曲线的分析表明:随钢中钒含量的增加,低碳钢的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延长,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名义激活能提高.实验钢薄膜试样的TEM观察表明,钢中的微量钒以固溶态存在于...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低碳钢
,
高温变形
,
奥氏体
,
动态再结晶
,
名义激活能
马宝国
,
任海鹏
,
王立军
,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0.03.009
20#钢作为冷镦钢线,若出现混晶时,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采用热模拟压缩变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低碳钢奥氏体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对奥氏体晶粒形貌有显著的影响,而变形温度的影响较小;在950℃变形量为30%~50%时混晶现象最严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原型.
关键词:
奥氏体晶粒度
,
变形温度
,
变形量
,
混晶
王立军
,
吴彤
,
张红生
,
王凯
,
任海鹏
,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5.04.010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钒微合金化低碳锰钢(0.1%C-1.0%Mn)奥氏体化后在860~740℃范围内进行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考察了变形和微合金元素V对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道次变形过程中,部分奥氏体通过形变诱导相变转变为铁素体;高温区的道次间隔期间部分形变诱导铁素体发生向奥氏体的逆...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
多道次变形
,
形变诱导相变
,
逆相变
,
亚动态相变
任海鹏
,
马洪悌
,
刘春明
,
崔润炯
钢铁
研究了轧制工艺对不同成分的非调质油井管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组织对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碳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完全满足N-80油井管的要求,在950~850 ℃大压下量终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韧性.
关键词:
非调质钢
,
油井管
,
韧性
崔文芳
,
张思勋
,
任海鹏
,
刘春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考察新型超低碳贝氏体钢连铸坯的热塑性,利用热模拟实验技术研究了Cu-P合金化超低碳贝氏体钢在750~1350℃温度范围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热塑性和拉伸断口的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磷对热塑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u-P合金化使超低碳贝氏体钢高温拉伸时发生颈缩的应变量减小,但在750~1...
关键词:
低合金钢
,
贝氏体
,
热塑性
,
晶界偏聚
,
断口
任海鹏
,
殷佳
,
郑岗
,
韩崇昭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2.017
利用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参数极其敏感的特点,以驱动响应同步结构为框架,设计了与同步误差有关的二次型指标函数,采用优化方法对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直到同步误差最小,即实现混沌同步.该方法实现了参数未知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和自适应同步.为了研究参数收敛速度,对准高斯牛顿法、Hook-Jeeves方法(又名...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混沌同步
,
参数辨识
,
准高斯-牛顿法
,
Hook-Jeeves方法
,
共轭梯度法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海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海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海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