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2)

微型塑料双联齿轮的超声波焊接工艺

梁雄 , , 李兵 , 王亚涛 , 凌世全 , 罗烽 , 杜晨林 , 阮双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飞秒激光切割结合微细电阻滑焊制备三维金属微双联直齿轮模腔:在厚度为20 μm的0Cr18Ni9不锈钢箔上,在230mW的飞秒激光功率、50 μm/s的切割速度和1.5μm的切割补偿量下获得二维微结构;之后在0.22V的焊接电压,20N的焊接力和10ms的放电时间下,利用微细电阻滑焊对多层二维微结...

关键词: 微齿轮 , 超声波焊接 , 微细电阻焊 , 飞秒激光切割 , X射线衍射

微塑件超声模压成型对等规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曾昆 , , 梁雄 , 徐斌 , 程蓉 , 罗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针对微塑件成型,文中运用了微塑件超声粉末模压成型的新方法对聚丙烯微塑件进行成型,并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法、广角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超声时间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微塑件的结晶度逐渐减小,同时其熔点、起始结晶温度逐渐向低温偏移,结晶完善性逐渐增加,晶粒细...

关键词: 超声波 , 微成型 , 聚丙烯粉末 , 晶粒尺寸

超声粉末模压成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塑件的两相结构

梁雄 , , 李兵 , 曾昆 , 徐斌 , 罗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了一种新颖的微型超声粉末模压成型方法(micro-UPM)成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塑件.先利用超声振动使UHMWPE粉末自身快速加热并塑化,之后在合模压力下快速充填微型腔,成功制备了多种规格的微塑件.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结果表明,micro-UPM UHMWPE微塑件为两相状态,由初生...

关键词: 微塑件 , 模压成型 , 超声振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高光注塑成型工艺控制试验

辛勇 , 刘东雷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立了制品对模具型腔复原性的宏观量化表征模型,以自主开发的车用高光蓝牙模具和温控辅助装置为试验基础,以制品质量、线收缩率、翘曲变形和沉降指数等为品质考核指标,采用试验生产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光制品成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考虑到各指标权重因素的同时,采用信噪比之望小特性理论实现了样本数据的归一...

关键词: 高光注塑成型 , 工艺控制 , 田口方法 , 信噪比

原子核的反常称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1.002

将具有负称的 fp 空间扩大到包含1g9/2 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相互作用(MSDI), 对64Ge, 66Ge, 68Ge, 70Se, 72Se, 74Se, 76Kr 和 78Kr等偶偶核作了形变Hartree-Fock计算, ...

关键词: 形变Hartree-Fock态 ,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反常称态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奇A核101Pd和101Ru的负称带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03

将具有正称的gds组态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负称的1h11/2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1Pd和101Ru两个奇A 核进行了形变HF计算, 得到了基态和...

关键词: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称带

电磁发射装置电枢轨道配性研究

张晖辉 , 刘磊 , 黄立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对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电枢轨道配性进行研究,建立电枢轨道有限元配模型,将刨削现象等效为斜冲击动力学问题,分析材料特性、几何形状等因素对刨削行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

关键词: 电磁轨道 , 斜冲击 , 动力学 , 刨削 ,

超声处理对德合金细化及气孔生成的影响

陈琳 , 宗燕兵 , 苍大强 , 甄云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主要研究了超声处理对德合金凝固组织及气孔的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以明显细化德合金的凝固组织;同时超声处理具有明显的除气效果,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强,晶粒尺寸明显减小,除气...

关键词: 超声波 , 德合金 , 凝固组织 , 气孔 , 声空化

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中核子负称共振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 何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23

分别利用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负称激发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讨论了两个模型所给出的不同的组态混合角.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模型所给出的重子波函数比单π交换夸克模型的波函数更为合理.

关键词: 组份夸克模型 , 组态混合 , 跃迁振幅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