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低温环境下2519A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化

, 刘文辉 , 陈宇强 , 唐昌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研究低温下动态冲击对2519A铝合金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化的影响,在低温下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对2519A-T87态铝合金进行应变速率为1000~4200 s-1的动态冲击压缩实验,同时运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低温下的冲击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绝热剪切带中心区域为亚晶组织,再结晶程度较低;同时,在形变带内出现长度较短、连续性较差的微裂纹,裂纹末端向基体扩展.随着冲击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屈服抗力迅速增加,出现绝热剪切带的临界应变速率随之降低.在中高应变速率下,长条状弥散相粒子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性断裂,从而引起流变应力的迅速提高.

关键词: 铝合金 , 绝热剪切带 , 动态力学性能 , 亚晶 , 动态再结晶

变形条件对2519A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与组织演化的影响

刘文辉 , , 唐昌平 , 陈宇强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1.007

为研究温度与应变率对2519A铝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化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对2519A铝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90~350℃)、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冲击压缩实验,分析了该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结合金相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合金在冲击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0~350℃的高温环境冲击下,合金的流变应力迅速下降,组织以形变带为主,同时组织内伴随有明显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在20~150℃的环境中进行动态冲击,合金变形时组织出现了典型的绝热剪切带特征.在室温、应变率达到8200s-1时,应变率强化效果发生转变.随着温度降至-90℃,在绝热剪切带内的组织出现了长度较短、连续性差的微裂纹,同时组织内的长条状第二相粒子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性断裂.

关键词: 2519A铝合金 , 绝热剪切带 , 动态力学性能 , 裂纹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第四届“吴仲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喷动床内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郑建祥 , 玉荣 , 刘文铁 , 叶校 , 陆慧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颗粒动理学理论模拟颗粒相流动,采用周和李洪钟(1999)的力平衡模型预测纳米颗粒聚团尺寸,对喷动床内纳米颗粒聚团流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喷动床内纳米颗粒聚团的流化过程,获得喷射区和环隙区内颗粒相速度和浓度分布.分析了喷动床结构和进口气体速度等对纳米颗粒聚团流化特性的影响.由于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不易形成喷泉区.适当的喷动床结构和进口气体速度有助于形成稳定喷动.

关键词: 固喷动床 , 纳米颗粒聚团 , 数值模拟

连铸温度和低倍组织对轮箍钢氢致开裂的影响

任学冲 , 武明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2.007

研究了轮箍钢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有影响,低温坯(尾坯)的白点敏感性略高于高温铸坯(头坯).低倍组织对白点敏感性影响显著,柱状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低,等轴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高.但是,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氢扩散和条件断裂韧性KIQ均没有影响.

关键词: 轮箍钢 , 低倍组织 , 连铸温度 , 氢致开裂 , 白点

单手性臂α-猪去氧胆酸类分子钳的设计与微波合成

王健 , 袁小亚 , 王金月 , 陈淑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01

以α-猪去氧胆酸为隔离基,在3位桥联不同的D,L-氨基酸甲酯作手性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具有不同手性中心和裂穴的新型分子钳受体,其结构均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以确证.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这些受体对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受体对所考察的客体D/L-氨基酸甲酯具有良好的识配合性能.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根据Hildebrand-Benesi方程,以1/△A对1/[G]0作图,均得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a),进而计算出相应的自由能变化(-△G0).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受体由于在结构上的微环境改变,导致其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的差异.

关键词: α-猪去氧胆酸 , 分子钳 , 合成 , 识别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