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
何庆文
,
梁建国
,
段崇虎
,
韩永刚
钢铁
对莱钢50 t电炉特钢流程研究与应用铁水热装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经过实践获得了最佳的热装铁水比.对于以齿轮钢为代表的低碳钢,最佳铁水比为30%;对于以轴承钢为代表的高碳钢,最佳铁水比为40%.经过对该项技术的系统优化,使得电炉与连铸机的生产节奏匹配,提高了莱特50 t电炉流程的生产效率,缩短冶炼周期5~10 min,降低冶炼电耗80~110 kW·h/t,降低过程温降、中间包钢水过热度15~25℃,并且有效地稀释了钢中残余元素,提高连铸机连浇炉数至162炉,实现了电炉与连铸的小时产量匹配与均衡生产.
关键词:
铁水热装
,
炼钢
,
连铸
张春苗
,
张利平
,
何庆文
,
王建军
,
范黎明
连铸
对莱钢特钢厂合金钢连铸凝固末端位置进行了测定,在连铸机上进行了GCr15、20CrMnTi、42CrMo、22CrMo 4个钢种的射钉试验.根据凝固理论完成了试验计算和分析,较为系统和准确地测定出特钢合金钢连铸机二冷区凝固坯壳的厚度及凝固终点的位置.为确定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二冷制度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凝固末端
,
射钉试验
,
凝固坯壳厚度
向宏学
,
邵华
,
张家泉
,
何庆文
,
王广连
,
申景霞
中国冶金
以山东钢铁莱芜分公司50t电炉热装铁水冶炼20CrMnTiH齿轮钢实际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原料铁水比对电炉冶炼吨钢电耗、吨钢氧耗及冶炼周期的影响.发现平均每增加1%的原料铁水,吨钢电耗降低4.602 kW·h,吨钢氧耗增加0.147 m3.电炉冶炼周期随铁水比增大开始逐步降低;当铁水比超过39.6%之后,电炉冶炼周期则随铁水比增大而略有增加,但吨钢冶炼电耗仍继续降低.铁水比达到70%以上时,吨钢平均冶炼电耗接近零.结合基于线性规划理论的优化配料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铁水比的增加,吨钢原料消耗、电耗以及氧耗的成本之和逐渐降低.考虑冶炼周期及生产成本的综合控制,认为电炉冶炼齿轮钢最佳铁水比应为60%左右.
关键词:
电炉炼钢
,
线性规划
,
统计学模型
,
铁水比优化
何庆文
,
王宝
,
王福明
,
刘青
钢铁
对莱钢特钢厂连铸生产的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等因素对中心偏析的影响,并对莱钢特钢厂的生产实践提出了预防措施。改善连铸轴承钢的中心偏析的方法和途径有:降低和稳定过热度,合理选择拉速、二冷强度和电磁搅拌参数等。
关键词:
轴承钢;方坯;中心偏析;预防措施
何庆文
,
王宝
,
王福明
,
刘青
钢铁
对莱钢特钢厂连铸生产的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等因素对中心偏析的影响,并对莱钢特钢厂的生产实践提出了预防措施.改善连铸轴承钢的中心偏析的方法和途径有:降低和稳定过热度,合理选择拉速、二冷强度和电磁搅拌参数等.
关键词:
轴承钢
,
方坯
,
中心偏析
,
预防措施
常运合
,
曾智
,
张家泉
,
何庆文
,
申景霞
,
张利平
钢铁
在对铸坯质量缺陷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以特殊钢大方坯常见的中间裂纹、中心裂纹和中心偏析为研究对象,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该3种典型缺陷的预测模型.基于冶金理论和连铸生产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提炼出影响以上3种内部缺陷的20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而提出20-15-3的预测模型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生产现场数据制做了预测模型的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利用训练样本集将该神经网络训练至设定预报误差以内,再用测试样本集对所构建的网络进行了测试.基于训练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编制在线预报系统,实现铸坯质量在线实时预报.
关键词:
大方坯
,
质量预报
,
BP神经网络
刘青
,
何庆文
,
梁建国
,
段崇虎
,
韩永刚
钢铁
对莱钢50 t电炉特钢流程研究与应用铁水热装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经过实践获得了最佳的热装铁水比。对于以齿轮钢为代表的低碳钢,最佳铁水比为30%;对于以轴承钢为代表的高碳钢,最佳铁水比为40%。经过对该项技术的系统优化,使得电炉与连铸机的生产节奏匹配,提高了莱特50 t电炉流程的生产效率,缩短冶炼周期5~10 min,降低冶炼电耗80~110 kW·h/t,降低过程温降、中间包钢水过热度15~25 ℃,并且有效地稀释了钢中残余元素,提高连铸机连浇炉数至162炉,实现了电炉与连铸的小时产量匹配与均衡生产。
关键词:
铁水热装;炼钢;连铸
卢忠山
,
王福明
,
张博
,
李长荣
,
何庆文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合金钢36Mn2V连铸坯试样在冷速为3、8和15℃/s,变形温度为650~1000℃/s之间的高温塑性,并通过试样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和微合金析出相等的变化情况分析其脆化机理。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第Ⅲ脆性温度区为950~650℃/s,800℃以上脆化是由碳氮化物单一原因造成,800℃以下脆化的原因则是碳氮化物的析出和沿晶界铁素体膜的形成;冷速过快加剧900~700℃温度区间的脆化;900℃已有大量碳氮化物的析出,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析出量减少,750℃仍然存在碳氮化物的析出。
关键词:
36Mn2V
,
连铸坯
,
碳氮化物
,
高温塑性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