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VD-Si3N4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研究进展

, 闫联生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3.03.004

概述了CVD-Si3N4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在干燥氧气下的氧化行为.Si3N4陶瓷在高温下氧化时,除生成SiO2保护膜外,还生成一薄层比SiO2膜更优异的氧气扩散阻挡层(Si-O-N化合物层),该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介绍了两种氧化机制模型,同时分析了温度、杂质等对CVD-Si3N4陶瓷氧化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CVD , Si3N4陶瓷 , 氧化行为 , 氧化模型

耐高低温耐压橡胶弹性材料

, 刘晓红 , 张金明 , 景宽 , 陈雯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3.010

采用丁异戊橡胶作为主体材料,从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和增塑剂三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橡胶高低温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压性能的影响.粒径小、结构度高的炭黑和气相白炭黑并用可有效改善橡胶的力学性能;硫磺含量在0.8% ~1.3%使得硫化橡胶既具备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又兼顾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增塑剂可有效调整橡胶硬度和耐压性能.并对研制的丁异戊橡胶弹性材料及其柔性接头构件耐高低温性能及耐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弹性材料高低温剪切性能及耐压性能表征结果能初步反映柔性接头构件的摆动性能及耐压性能.

关键词: 丁异戊橡胶 , 补强剂 , 硫化体系 , -40 ~ +60℃ , 压缩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闫联生 , , 宋麦丽 , 王涛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3.01.002

介绍了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纳米补强增韧机理以及纳米与传统补强增韧方法并用技术.

关键词: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 性能 , 制备工艺

高性能C/Si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

宋麦丽 , 王涛 , 闫联生 , 邹武 , , 刘毅佳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1.02.013

研究开发了“CVI+PIP”组合工艺,本着“低成本、短研制周期,适合批量化生产”的目的,研制的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高达561MPa,断裂韧性高达17MPa*m1/2,制成的C/SiC复合材料推力室开孔率小于2%,在0.6MPa气压下不漏气。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 CVI工艺 , 浸渍裂解工艺 , 联合工艺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陈长乐 , 邹武 , 闫联生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1.02.007

采用化学气相渗连(CVI)法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在基本保持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提出了制备兼具C/C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优良性能的碳陶结构复合材料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C/C一SiC复合材料 , 制备工艺 , 抗氧化

活性添加剂B、Cr对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陈长乐 , 邹武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2.04.008

在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在陶瓷先驱体中分别添加B、Cr填料,制备多组元材料,并分析添加剂B、Cr对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r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约40%,但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却有所下降;添加剂B不仅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且在5 00℃~1 000℃范围内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其抗烧蚀性能也明显提高.

关键词: C/C-SiC复合材料 , 添加剂 , 弯曲强度 , 抗氧化性

开封济河水系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王洪涛 , 张俊华 , 张天宁 , 姜玉玲 , 丁少峰 , 郭廷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3101

济河水系开封段底泥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75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济河开封段底泥Cd、Cr、Cu、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1、67.86、290.65、28.46、115.34、1936.95 mg·kg-1,远高于我国潮土背景值.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底泥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146.10) >Zn(19.62)> Cu(9.89) >Pb(3.83) >Cr(0.89) >Ni(0.88),其中Cd、Cu、Zn已显著富集污染,Cr、Ni无明显富集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各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Pb>Ni>Cr,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259.21,属于很强生态风险,RI“很强”等级样点主要分布在黄汴河、化肥河、济河下游及马家河下游河段,镉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关键词: 开封市 , 济河 , 底泥 , 富集 , 潜在生态风险

式外燃式热风炉高温长寿研究

孙永芳 , 唐兴智 , 李震

钢铁

鞍钢6号高炉采用的是马式外燃式热风炉,该热风炉已安全高效运行了近30年(其间曾3次更换砖格子和陶瓷燃烧器),其热风温度最高达到1310℃,目前风温仍维持在1100℃以上.经分析认为,该热风炉高温长寿的原因主要是炉型设计和炉衬结构独特、耐火材料选择合理、砌筑方式正确、施工质量优良等.

关键词: 式外燃式热风炉 , 高温 , 长寿

石煤提钒萃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Si的含量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 萃取 , 循环利用

连铸铸渣的返回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渣,对铸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