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锋
,
王晓刚
,
杨金成
,
田欣伟
,
邓军平
,
樊子民
,
任建勋
,
彭龙贵
,
余竹焕
材料科学与工艺
针对我国SiC产业的技术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用多热源生产SiC新技术生产高性能SiC新材料,回收并利用其副产品CO为主的气体生产多种化工产品或发电,走资源综合利用的煤-SiC新材料-CO气-化工产品(电)多联产之路,彻底改变行业落后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碳化硅
,
多联产
,
一氧化碳
,
新技术
,
新材料
,
可持续发展
李会录
,
余竹焕
,
李颖
,
褚武扬
,
乔利杰
腐蚀与防护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高强钢40CrMoTi的氢脆敏感性与氢致附加应力的关系.试验表明,氢致附加应力σad随试样的屈服强度σs以及固溶氢浓度C0的对数的增加而线性升高,其关系为,σad=-260+0.226σs+63.9 lnC0,高强钢恒载荷下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氢浓度对数的升高而线性下降,即,σHIC=863-145 lnC0(σs=900 MPa),σHIC=891-183 lnC0(σs-1050 MPa).预充氢试样慢应变速率拉伸时的相对断裂应力σF(H)/σF随氢浓度对数的升高而线性下降,即,σF(H)/σF=0.97-0.18 lnC0(σs=900 MPa),σF(H)/σF=0.95-0.24 lnC0(σs=1050 MPa).
关键词:
高强钢
,
氢致附加应力
,
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
赵新宝
,
刘林
,
余竹焕
,
刘刚
,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镍基单晶高温合金AM3为研究对象,介绍一种X射线衍射法测量单晶体取向的原理.该方法采用X射线θ扫描与试样自转相结合,使晶面法线多次通过衍射面来获得晶体晶面与试样外表面的夹角关系.通过实例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说明高温合金单晶取向性及判定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是确定单晶高温合金取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
取向偏离角
,
单晶高温合金
余竹焕
,
刘林
,
赵新宝
,
张卫国
,
张军
,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碳(C)对第一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AM3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枝晶形貌和间距无明显变化,合金中共晶的数量明显减少,一次碳化物逐渐增多.该合金中一次碳化物形貌通常为块状、骨架状和汉字状.当含碳量较高时,碳化物形貌为由骨架状连接形成的网状碳化物(汉字状碳化物).
关键词:
碳
,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显微组织
,
元素偏析
李会录
,
余竹焕
,
强军锋
,
乔利杰
,
褚武扬
腐蚀与防护
高强钢WOL恒位移试样应力腐蚀的金相跟踪观察表明:高强钢的应力腐蚀在微裂纹出现之前,先在缺口前端出现滑移线,滑移线的出现是由于氢引起的,位错运动形成滑移台阶.氢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当局部塑性变形发展到临界状态时,缺口前端就出现微裂纹.
关键词:
滑移线
,
塑性变形
,
微裂纹
,
位错
张卫国
,
刘林
,
黄太文
,
赵新宝
,
余竹焕
,
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5.013
研究了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条件下冷却速率对DZ4125合金中γ'相形态、分布和尺寸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合金的枝晶逐渐细化.当冷却速率达到36.4 K/s时,合金的凝固组织由粗枝晶变为超细枝晶.在此过程中,γ'相从立方形逐渐球形化,且枝晶干γ'相的球化速度比枝晶间的γ'相球化速度快.同时,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尺寸逐渐减小,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的均匀化程度增加.枝晶间γ'相比枝晶干γ'相的尺寸大,这种差别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造成γ'相在形貌和尺寸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冷却速率的变化引起γ固溶体中溶质的过饱和度ΔX,过饱和γ固溶体的过冷度ΔT,γ'相脱溶析出的临界形核功ΔG*和溶质在γ固溶体中扩散系数D的改变.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温度梯度
,
冷却速率
,
γ'相
余竹焕
,
刘林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790
研究了5种不同含量的C对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及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含量的增加,共晶数量明显减少,碳化物数量增多,且碳化物主要分布在枝晶间区域,当C含量较高时,在枝晶干上也有少量碳化物出现.经过热处理后,合金的枝晶间粗大的γ/γ'共晶基本消除,枝晶间少量未被固溶掉的γ/γ'共晶,达到了较好的均匀化效果;碳化物形貌比铸态更为简单,尺寸明显减小,体积分数减小,且分布更加弥散,碳化物类型更加丰富,出现了粒状和链状的M23C6碳化物.随C含量增加合金的高温持久寿命先增大后减小,当C含量为0.045%时,高温持久寿命最大.引起持久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合金中未消除的共晶、碳化物及缩松的存在,未消除的共晶以及碳化物都是裂纹萌生的位置,而共晶和碳化物的数量随着C含量的增大又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C的加入要适量.
关键词:
C
,
单晶高温合金
,
微观组织
,
持久寿命
余方兵
,
宋剑斌
,
吴秋宁
,
陈丽红
,
杨文斌
,
侯伦灯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竹粉(BF)表面,并采用哈克微量混合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考察了竹粉接枝改性前后对竹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毛细管流变结果表明,竹粉/PETG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应变扫描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竹粉/PETG复合材料体系相比,竹粉经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体系在更大的应变范围内属于线性弹性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竹粉的接枝改性处理有助于促进竹粉在PETG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关键词:
竹粉
,
接枝
,
PETG
,
复合材料
,
流变行为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余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余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余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余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余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余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Si的含量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萃余液
,
萃取
,
循环利用
吴新凤
,
徐剑莹
,
郝景新
,
廖瑞
,
钟柱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9.018
以3种不同形态的竹碎料为原料,不添加合成树脂,在不同热压温度条件下制备无胶竹碎料板,研究其性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3种无胶竹碎料板的内结合强度逐步增强,其中片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最高;同时,丝状和颗粒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明显改善,190℃之前片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最好,190℃时丝状和颗粒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出现严重炭化现象使吸水厚度膨胀率优于片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另外,丝状竹碎料压制的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竹碎料板的弯曲破坏模式主要包括下表面拉断、芯层剪切破坏,而拉伸破坏模式主要指中间芯层脆性断裂。
关键词:
无胶竹碎料板
,
碎料形态
,
性能
,
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