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余英  

  • 论文(419)

离子束溅射制备Pt/C催化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杨滨 , 许思勇 , 张永俐 , 赵永丰 ,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1999.01.003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Pt/C催化电极(Pt层厚度为100nm),降低了电极耗铂量至0.19mg/cm2,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在不同碳质载体材料上用不同沉积条件制备的Pt/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纤维布上沉积铂的电极性能优于碳纸上沉积铂的电极;采用高束电压高束电流情况下沉积的铂电...

关键词: 离子束溅射 , Pt/C催化电极 , 结构 , 电化学性能

10kV开关柜多源局部放电信号分离方法

李锐鹏 , , 黄超 , 朱正国 , 张龙 , 李洪杰

绝缘材料

介绍了通过测量暂态地电压(TEV)检测10 kV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基本原理.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开关柜不同类型放电下局放TEV信号的时间频率特性,通过试验证明不同放电TEV信号在时频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信号STFT时频分析结果提取信号的时间中心tc、频率中心fc以及中心矩μc3个特...

关键词: 10 kV开关柜 , 暂态对地电压 , 多源局部放电 , 时频分析 , 信号分离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开关柜表面TEV分布特性的研究

, 李锐鹏 , 黄超 , 张炜 , 张龙 , 杨宇琦

绝缘材料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建立了与实际高压开关柜尺寸比例为1∶1的精确模型,以场分布图的形式表现局部放电电磁波在开关柜复杂内部结构条件下的传播过程,并通过对比内部电气组件前后的信号特征,分析组件对电磁信号的衰减和畸变作用,从而实现对典型开关柜外表面测量点的TEV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测...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 暂态对地电压 , 局部放电 , 时域有限差分法

石煤提钒萃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

关键词: 石煤 , , 萃取 , 循环利用

连铸铸渣的返回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渣,对铸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

关键词: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超重反冲核时间探测器性能测试

徐华根 , 徐瑚珊 , 李文飞 , 贾飞 , 陈若富 , 张雪荧 , 马越 , 李松林 , 段利敏 , 孙志宇 , 肖国青 , 郭忠言 ,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0

介绍了一种铝制内椭球面反射镜闪烁薄膜探测器, 对其探测效率、光收集效率和时间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1 μm厚的BC498闪烁薄膜探测器测量实验中超重反冲核, 探测效率接近100%, 时间分辨好于200 ps, 其性能满足超重反冲<...

关键词: 闪烁薄膜探测器 , 光收集效率 , 探测效率 , 时间分辨

邯钢余热能发电实践及发展规划

王竹民 , 张怀东 , 马连昌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08

余热能发电可有效回收利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降低企业外购电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高自发电比例,邯钢对余热能发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邯钢目...

关键词: 余热 , 发电 , 现状 , 规划

铜萃液综合回收铜、锌试验研究

俎小凤 , 王夏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13

采用硫化沉淀工艺对铜萃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考察了硫化沉淀pH值、硫化钠加入量和硫化反应时间等因素以及铜、锌共沉淀和分步沉淀对铜、锌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锌分步沉淀时,萃

关键词: , 硫化沉淀 , ,

钢包铸渣的热循环利用

何金平 , 刘先同 , 王春锋 , 钱龙 , 金奎

钢铁

介绍了武钢CSP钢包铸渣的热态循环回收利用工艺,该工艺在LF炉对连铸钢包液态铸渣进行了热态在线循环利用,深入分析了铸

关键词: , 热态循环利用 , 残余钢水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2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