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华
,
王雪梅
,
朱霞
,
余荣升
,
陈淑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氢化硅烷化反应,合成了几种侧链含芘基但链长不同的聚氧硅烷荧光高分子,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其分子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荧光高分子与其单体小分子在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聚氧硅烷荧光高分子与其单体分子相比,受激态发射区比分子态发射区具有更大的的荧光发射强度和较高的氧猝灭系数(OQS).随着分子侧链长度的增加,单体分子的OQS逐渐递减,而荧光高分子的OQS逐渐增加.
关键词:
聚氧硅烷
,
芘衍生物
,
氧猝灭
,
压敏涂料
晏华
,
王雪梅
,
余荣升
,
张斌
,
陈淑莲
功能材料
采用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芘丁酸烷基酯和烷基酸芘丁酯,用IR和1HNMR表征分子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芘类衍生物的取代基、键桥对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氧猝灭系数的影响较大,以OOC键结方式的烷基酸芘丁酯具有更高的氧猝灭性能,烷基链长短对荧光强度和氧猝灭系数影响不大.
关键词:
芘衍生物
,
氧猝灭
,
荧光分子
,
压敏涂料
余荣升
,
晏华
,
王雪梅
,
查忠勇
,
陈淑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芘丁醇和8-壬烯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含长链烷基的芘类衍生物8-壬烯酸芘丁酯,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MR)表征其分子结构,研究了它在甲苯和硅树脂中的荧光特性和热稳定性,考察了不同芘类衍生物对光学压敏涂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舍长链烷基的芘类衍生物8-壬烯酸芘丁酯在溶液及涂料中都具有较高的氧猝灭率,随着芘类衍生物链长的增长,荧光分子在溶液及涂料中的氧猝灭率略有减小,而在涂料中的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芘衍生物
,
压敏涂料
,
氧猝灭
,
热稳定性
王大伟
,
余荣升
,
晏华
,
王雪梅
,
胡志德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4.017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载体,碳纤维为强化传热介质,利用膨胀石墨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及碳纤维高的导热性,制备了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巡检仪对制备的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碳纤维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石蜡含量的降低而减小,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略有降低,相变提前发生,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
,
导热性
,
强化传热
李云涛
,
晏华
,
汪宏涛
,
余荣升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5.586
以膨胀石墨(EG)为载体,石蜡为相变材料,利用EG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制备了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RC-4温度记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是EG和石蜡的物理结合,随着EG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降低,但分散性提高,稳定性增强,导热性能增加;同时,蓄热时间缩短,效率增加,且蓄热过程中温度对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时间影响明显;综合分析,要保证复合相变材料结构稳定和性能优良,EG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0%左右.
关键词:
复合材
,
石蜡
,
膨胀石墨
,
复合相变材料
,
结构
,
性能
李云涛
,
晏华
,
余荣升
,
王群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8.027
复合相变材料性能优异,如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关系到相变材料的发展和相变领域的开拓.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选取相变潜热、包覆率、导热系数、热稳定性、热效率、质量损失率和活化能为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以二十五烷/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为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说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
功能系数法
,
变异系数法
,
综合性能
,
评价体系
李云涛
,
晏华
,
汪宏涛
,
余荣升
,
胡志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1.016
基于膨胀石墨(EG)良好的热性能和吸附性,以膨胀石墨为吸附介质,以二十二烷(DE)为相变材料,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十二烷/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综合热分析仪、X 射线衍射仪等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具有网络状微孔结构,通过与二十二烷的物理结合将其封装,使其稳定性提高,同时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性较好,分散性提高;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较二十二烷略有降低,过冷现象得到改善,并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中膨胀石墨的最佳含量为10%(质量分数)左右。
关键词:
膨胀石墨
,
二十二烷
,
复合相变材料
,
热性能
,
控温
李云涛
,
晏华
,
汪宏涛
,
余荣升
,
胡志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7.041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支撑结构制备复合相变材料(CPCM),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导热系数测试仪和RC-4温度测试仪,研究了 CPCM的性质及其对磷酸镁水泥(MPC)水化产物、导热性以及水化热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与石蜡相比,CPCM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略有降低,颗粒粒径减小,分散性提高,导热性能增强;CPCM是石蜡和膨胀石墨的物理复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具有相变材料良好的热性能,通过CPCM相变,吸收MPC水化放出的热量,使得水化体系温度降低,MPC 水化反应速度减慢;CPCM加入 MPC后,CPCM相变控温范围无明显变化,MPC 导热系数略有减小,MPC 水化产物无明显变化,吸热峰温度略有升高,热稳定性提高。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
磷酸镁水泥
,
水化热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余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余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余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余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余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余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Si的含量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萃余液
,
萃取
,
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