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玉谨
,
张敏英
,
陈明
,
张佳文
,
冯流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51906
采用修正的Tessier方法和回归、偏相关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某金矿附近土壤中汞的赋存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和生物可利用性。结果显示该区土壤中各形态汞的含量趋势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其中有机结合态汞所占比重最大在60%以上,是最重要的赋存形态;土壤中各形态汞不是独立存在的,内部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如碳酸盐结合态汞可以转化成铁锰氧化态、残渣态的汞,而铁锰氧化态的汞与残渣态的汞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转化关系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是较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态的汞,其他形态汞被植物吸收较少。
关键词:
土壤
,
汞形态
,
有效态
,
迁移转化
,
动态平衡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冯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林纬
,
喻九阳
,
郑小涛
,
聂思皓
,
徐成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数值模拟雷诺数Re=100的条件下,脉动流振幅和频率分别为0.2≤A≤0.8和0≤fp≤20 Hz时方柱绕流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方柱绕流的升、阻力系数,涡脱频率及尾涡特性,且稳定流下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脉动流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在脉动流频率fp为1.2~2.6自然涡脱频率fsn时,旋涡脱落频率存在“锁定”现象;在锁定范围内,尾涡形成区域变短,时均阻力系数显著增大,且在脉动流频率等于两倍频率时,时均阻力系数达到峰值;随着振幅的增大,频率“锁定”范围增大.
关键词:
方柱
,
脉动流
,
锁定
岳强
,
陈凌
,
孟淑敏
连铸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6流中间包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6流中间包内的流场特征,以及有无C型挡墙的加入,中间包内流场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C型挡墙的加入使6流中间包各流的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钢液温度和成分的均匀;C型挡墙的加入使6流中间包近流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关键词:
6流中间包
,
RTD曲线
,
流场
,
迹线
夏朋辉
,
刘树红
,
吴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的基础上,利用雷诺平均N-S方程,标准k-ε紊流模型,结合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旋流泵的内部流动,得到了旋流泵压力面、吸力面上的压力分布,同时也估算了叶轮的效率,比较了旋流泵试验性能与数值模拟性能,有助于了解旋流泵的内部流动特性,指导旋流泵的水力设计.
关键词:
旋流泵
,
数值模拟
,
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
周继程
,
赵军
,
张春霞
,
郦秀萍
,
尤新东
,
张维彬
中国冶金
炼铁系统的能源消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60%以上,提高炼铁系统的能源效率已成为解决钢铁工业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从炼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炼铁系统(包括烧结和高炉)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并以唐钢南区炼铁系统为例,计算了其炼铁系统由含碳能源引起的CO2排放量。
关键词:
物质流
,
能量流
,
CO2排放
,
炼铁系统
郑文华
,
于振东
,
文相浩
中国冶金
研究了大型焦炉的能量流,重点分析大型焦炉的高效率能量转换、加热焦炉用煤气热能的节约、焦炉煤气由燃料化利用向资源化利用的提升、焦炉支出热的回收和高效利用;充分论述大型干熄焦装置宜采用高温高压锅炉.
关键词:
大型焦炉
,
能量流
,
干熄焦
,
高温高压锅炉
李永祥
,
程乃良
,
陈志平
,
郑淑国
,
王颖
,
朱苗勇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02.008
通过三流T型连铸中间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直挡墙、V型挡墙及其与抑湍器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挡墙控流装置的控流效果优于无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但不如设计合理的V型挡墙控流装置;V型挡墙与挡坝组合控流装置(方案Ⅴ)的控流效果较好,在其基础上加入抑湍器后控流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针对三流T型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
控流装置
,
物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