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运莉
,
刘战英
,
陈春生
,
王云阁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2.008
大规格角钢主要用于铁塔制造和建筑结构中.唐钢过去用16Mn钢生产Q345级别角钢,因供轧化学成分范围较窄,供轧率偏低.通过加入V-Fe合金及VN合金进行微合金化,设计了16MnV(N)钢种生产角钢,使角钢综合性能有显著提高.分析比较了16Mn 、16MnV及16MnV(N)角钢的性能,认为在大规格高强度角钢生产中,用VN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其效果是最佳的.
关键词:
角钢
,
VN合金
,
强化
,
力学性能
冯运莉
,
杨海丽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3.04.006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Cr对高碳钢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Cr元素的合理加入量,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Cr的加入优化了材料组织构成,减少了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了索氏体含量,使线材抗拉强度增加75~100 MPa,综合性能得到提高,Cr元素合理加入量应控制在0.18%~0.24%范围内.
关键词:
高碳钢
,
线材
,
组织
,
力学性能
冯运莉
,
尹绍江
,
王云阁
,
齐长发
钢铁
从提高国产管桩用阴螺纹钢筋性能出发,自主开发了30MnSiV新钢种,研究了30MnSiV热轧盘条的生产工艺、热处理工艺与钢筋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现场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管桩
,
钢筋
,
淬透性
,
淬火
,
回火
,
力学性
李慧
,
冯运莉
,
齐雪京
,
苍大强
,
梁精龙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644
利用OM,TEM,EDS与XRD技术,对Fe-3.15%Si低温取向硅钢热轧板不同常化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及最终产品的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热轧板和常化板经过冷轧后的冷轧板织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120℃保温3 min二段式冷却的常化处理工艺,常化板表层显微组织均匀,沿板厚方向的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显著,对后续过程中形成高取向的Goss织构最有利,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最高;采用二段式冷却的常化冷却工艺最优,在此冷却工艺下析出的细小的析出物数量最多,且弥散分布在基体中,抑制剂的抑制效果最好,对成品获得高磁性最有利;热轧板、常化板经过冷轧后的冷轧板织构均主要由{111}〈110〉和{111}〈112〉织构组成,但常化板较热轧板冷轧后的冷轧板γ取向线织构密度明显增高,由此可以证实常化处理有助于取向硅钢最终获得高取向的Goss织构.
关键词:
低温取向硅钢
,
常化工艺
,
组织
,
析出相
,
织构
李红斌
,
徐树成
,
冯运莉
,
田亚强
,
于恩林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203
为研究退火工艺对冷轧中碳钢组织、织构演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00℃保温时,以回复软化机制为主,被压扁的铁素体在保温30 min时才出现少许再结晶,保温10 min之后,显微硬度变化不明显,渗碳体以片层状为主;600℃保温时,其软化机制以再结晶为主,保温20 min时,仍存在部分未再结晶的变形铁素体晶粒,渗碳体片层以粒状为主,多偏聚于原珠光体区域,显微硬度急剧降低,保温30 min时再结晶完成;700℃保温10 min时铁素体再结晶基本完成,渗碳体为均匀的粒状分布,显微硬度变化较小;随退火温度升高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γ织构强度减弱,而(110)<001>织构和γ'织构强度逐渐增强;当退火工艺为700℃保温10 min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强韧性组合.
关键词:
冷轧中碳钢
,
退火工艺
,
组织演变
,
再结晶
,
显微硬度
冯运莉
,
陈华辉
,
陈礼斌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5.02.004
介绍了唐钢FTSR超薄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以及代表其技术特色的H2结晶器、动态液芯压下、动态PC控制、半无头轧制、铁素体轧制等新技术.认为:H2结晶器与普通漏斗型结晶器相比,坯壳所受的应力大大降低,不易产生裂纹;优化的辊列设计及动态液芯压下技术确保了铸坯的内部质量;半无头轧制解决了超薄带钢直接穿带和甩尾困难的难题;动态PC和工作辊弯辊技术相互配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三点除鳞,尤其是粗轧和精轧之间设中间冷却装置,不仅可以改善板带表面质量,也为实现精轧在铁索体状态下轧制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超薄热带
,
H2结晶器
,
动态液芯压下
,
半无头轧制
,
动态PC控制
,
铁素体轧制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冯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谢修璀
,
宋明涛
,
郝焕锋
,
王贤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的兰州重离子治疗专用装置(HITFiL)的参数和指标,对从回旋加速器到同步加速器之间中能传输段的纵向束流匹配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主加速器的注入要求,在束运线上采用了散束器以降低束流动量分散,从理论上分析了中能传输段末端可能实现的最小动量分散和达到最小动量分散的条件,讨论了散束效果与初始动量分散、束团相宽和漂移长度的关系。并利用MathCAD程序对束团在束运线上的纵向运动进行了跟踪模拟,使用PBO-Lab程序进行了验算,得到了当散束器射频电压为102kV时,末端动量分散为最小值2.764×10-4。进一步提出了中能传输段的基本参数,也为下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HITFiL
,
散束器
,
能散
,
纵向运动
,
束流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