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华
,
刘怀礼
,
黄绍峰
,
高洪兴
,
张永强
,
李志国
,
郑绪忠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7.004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金矿床受闪长玢岩脉和断裂破碎带的双重控制,矿体上部主要产于闪长玢岩脉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下部产于闪长玢岩脉内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要的金、银的载体矿物,矿石以细脉-浸染状、细脉-网脉状构造为主,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类型特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正...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时代
,
碎石子金矿床
,
李子园
,
西秦岭
陈冬
,
刘云华
,
望开磊
,
李志国
,
高洪兴
,
张军
,
戚新世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04
在对李子园地区碎石子、沈家沟、宽沟、尖草湾矿床野外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矿鉴定、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查明研究区存在两期重要的成矿作用,早期形成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晚期形成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两期成矿作用在不同空间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
关键词:
叠加成矿
,
斑岩型-蚀变岩型
,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
李子园地区
,
西秦岭
高熙贺
,
刘云华
,
董福辰
,
李宗会
,
刘玉帅
,
马晓平
,
刘勇
黄金
大峡铜金矿床位于中秦岭前陆盆地构造区,即西秦岭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属于典型的秦岭复合型大陆碰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矿体呈扁豆体状或透镜体状产出于闪长岩岩体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带内及闪长岩岩体内部张性裂隙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矿石以块状、星散浸染...
关键词:
SHRIMP U -Pb 年代学
,
锆石
,
闪长岩
,
大峡铜金矿床
,
西秦岭
魏居珍
,
刘云华
,
王海林
,
王志军
,
滕飞
,
韩一筱
,
田润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0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是西秦岭地区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和类型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对阳山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区构造、控矿构造与控岩构造的关系及矿床H、O、S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上下盘及其富集的断层破碎带中,二者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受背斜转折端虚脱构造和褶皱翼部...
关键词:
阳山金矿床
,
稳定同位素
,
成岩年龄
,
矿床成因
,
矿床类型
,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刘勇
,
刘云华
,
董福辰
,
李中会
,
于建坤
,
马晓平
黄金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古浪堤组粉砂质、泥质板岩,金矿体主要分布于闪长玢岩内部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氢氧同位素示踪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性质的流体,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矿床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床
,
成矿时代
,
枣子沟金矿床
,
西秦岭
,
甘肃
刘云华
,
刘旭思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氯化聚氯乙烯( CPVC)酸相法生产工艺是通过用一定浓度的盐酸介质替代水介质进行的氯化反应,使氯化反应的均匀性提高,产品氯含量稳定,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通过控制通气量及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可以得到不同氯含量及其他性能参数的氯化聚氯乙烯( CPVC ),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本工艺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产...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CPVC)
,
酸相法
,
氯化生产工艺
李云涛
,
刘云华
,
李真
,
韩一筱
,
李欢
,
周赛芳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403
卡特巴阿苏特大型金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北缘断裂的南侧,紧邻那拉提北缘断裂.对矿区构造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主要分布于F5、F6断层之间的断层-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中,显示出典型的构造控矿特征.通过对矿区构造与区域构造关系的探讨,认为矿区构造系...
关键词:
控矿构造
,
构造特征
,
构造系统
,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
,
新疆西天山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云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云底高
,
激光云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云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