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5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团烧结法生产实践

杨双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1.002

介绍了水24m2烧结机采用的团烧结法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团烧结法在技术、经济上均优于传统的烧结工艺,能提高烧结矿的产量、质量,降低固体燃耗。

关键词: 团烧结法 , 生产 , 提高质量

纳米CeO2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研究

, 康灵 , 王明明 , 周磊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2.02.011

利用氨水沉淀法制备纳米CeO2,并利用XRD对其物相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聚甲基纤维素(CMC)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CeO2在水中的分散剂,通过Zeta电位和吸光度讨论了pH值以及分散剂浓度对CeO2在水分散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碱的条件下添加CMC和PEG1000,在偏酸的条件下添加CTAB时,CeO2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通过Zeta电位和吸光度选择了分散剂的最佳添加浓度,CMC为0.1%,PEG1000为0.14%,CTAB为0.1%的添加量时,同时,CMC相对于其他两种分散剂而言对CeO2水分散液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 Zeta电位 , 吸光度 , 分散

聚丙烯-g-聚氨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 许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聚丙烯-g-聚氨酯(PP-g-PU)共聚物的形态结构,发现各接枝物均出现微相分离,分散相分布于PP的非晶区,分散相的大小、分布及形状与接枝物的支链的长度和分布密度密切相关;由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POLM)照片可见,结晶对其微相分离也产生一定影响.结果表明,当PU支链分子量为2361,PU含量在20%以内的接枝物,其分散相以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于PP连续相中,两相界面处可以观察到较为清晰的界面相,两相同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形态 , 结晶 , PP-g-PU共聚物

聚丙烯-g-聚氨酯共聚物组成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

, 许家瑞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8.002

用DSC和WAXD研究了聚丙烯-g-聚氨酯(PP-g-PU)共聚物的组成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PU支链的存在,PP-g-PU的结晶熔融峰要比纯PP的低,而结晶温度则有所提高;PP-g-PU的结晶总速率随其PU含量增加而增大;PP接枝PU后,结晶行为发生了变化, 微晶尺寸明显增大. 不同晶面的增长也因PU支链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PP-g-PU的结晶度随PU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关键词: 接枝共聚物 , 聚丙烯 , 聚氨酯 , 结晶

BMC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聚氨酯增韧改性

朱立新 , 黄凤来 ,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0.04.005

本文重点阐述团状模塑料(BMC)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聚氨酯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增韧机理.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 不饱和聚酯 , 增韧 , 聚氨酯

氯化聚丙烯/聚氨酯共混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热性能

, 祝亚非 , 许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FT-IR、DSC及TG研究了氯化聚丙烯(CPP)/聚氨酯(PU)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U分子的C=O键伸缩振动吸收峰红移,说明PU分子的C=O与CPP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形式主要为C=O键与CPP分子中C-Cl键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或C=O与CPP中α氢的氢键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CPP与PU相容的分子基础,使共混物两组分之间具有好的相容性,DSC和TG分析结果均证明了此点.此外,加入PU可以显著提高CPP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氨酯 , 氯化聚丙烯 , 相互作用 , 相容性

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杨双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4.003

高炉采用精料和团烧结生产工艺,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使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575?t/(m3*d),焦比降低40.66?kg/t。

关键词: 高炉 , 强化冶炼 , 焦比 , 利用系数

黄金选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胡春融 , 杨凤 , 杨廻春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7.009

近年来,黄金选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常规矿石和难处理矿石选技术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文中详细论述了破碎磨矿、重选、浮选、氰化、金银精炼等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同时论述了焙烧氧化、热压氧化、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等难选矿石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黄金选技术 , 进展 , 发展趋势

四川丹巴铜炉房金矿床矿石选方法研究

徐自洪 , 周雄 , 温春齐 , 张永涛 , 官军 , 曹盛远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9.01.003

通过多次对金矿石的选试验研究工作,使金精矿经沸腾焙烧预处理后Au、Ag、Cu、S的浸出回收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硫脲法Au、Ag、Cu的浸出率分别为99.4%、95.8%、98.0%;氰化法 Au、Ag、Cu的浸出率分别为:99.4%、89.4%、93.3%.最终确定矿石的最佳选方案为:原矿破碎→磨→浮选富集→金、银、铜精矿→沸腾焙烧→烟气制硫酸,焙砂经硫酸浸出萃取电解回收铜后,再经硫脲法回收金银.

关键词: 选矿工程 , 湿法冶金 , 矿石选 , 硫脲法 , 氰化法 , 金矿 , 铜炉房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