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2Zn4Ti15O36∶Pr3+的合成和发光性质

李秀英 , 廉世勋 , 刘利民 , 朱爱玲 , 李承志 , 张华京 , 尹笃林

中国稀土学报

分别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2Zn4Ti15O36∶Pr. 高温固相法合成Ca2Zn4Ti15O36需要在1200 ℃灼烧96 h才能形成纯物相. 热重分析曲线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在700 ℃灼烧12 h开始形成Ca2Zn4Ti15O36物相; 在1000 ℃灼烧24 h得到Ca2Zn4Ti15O36纯物相; 最佳反应温度为1000 ℃, 激活剂Pr3+的最佳浓度为0.6mol%, 发光强度比高温固相法增强了510%.

关键词: Ca2Zn4Ti15O36 , 高温固相法 , 溶胶-凝胶法 , 红色长余辉 , 稀土

Dy3+在Ba3La(BO3)3 中的光致发光

彭夷安 , 曹小妹 , 雷春华 , 刘利民 , 李其华 , 廉世勋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Ba3La(BO3)3 基质中Dy3+ 的光致发光特性; 探讨了RE3+的电荷半径比(z/r)和Ce3+, Dy3+ 含量对Dy3+ 发光强度及发光颜色的影响; 分析了Ba3La(BO3)3 中Ce3+ 对Dy3+ 发光的敏化作用; 确定了Dy3+ 的 4F9/2→6H15/2及4F9/2→6H13/2跃迁发射的浓度猝灭机制均为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发光学 , Dy3+ , Ba3La(BO3)3 , 光致发光 , 浓度猝灭 , 稀土

氧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虹 , 刘利民 , 王绍青 , 叶恒强

金属学报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氧原子在γ-TiAl(111)表面的吸附研究表明,氧原子倾向于吸附在近邻表面层多Ti的位置,随着覆盖率的增加,表面不同位置吸附能差别减小. 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氧原子同表面金属原子形成以离子特性为主的化学吸附. 氧化学势对TiAl表面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表明,γ-TiAl(111)清洁表面只能在氧化学势很低时可以稳定存在,氧化学势稍高,清洁表面就变得不稳定,氧原子开始吸附,并迅速达到高覆盖率的情况.

关键词: γ-TiAl ,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 oxidation

氧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虹 , 刘利民 , 王绍青 , 叶恒强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9.001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氧原子在γ-TiAl(111)表面的吸附研究表明,氧原子倾向于吸附在近邻表面层多Ti的位置,随着覆盖率的增加,表面不同位置吸附能差别减小.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氧原子同表面金属原子形成以离子特性为主的化学吸附.氧化学势对TiAl表面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表明,γ-TiAl(111)清洁表面只能在氧化学势很低时可以稳定存在,氧化学势稍高,清洁表面就变得不稳定,氧原子开始吸附,并迅速达到高覆盖率的情况.

关键词: γ-TiAl , 第一性原理 , 氧化 , 吸附能 , 表面能 , 化学势

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及其表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的第一原理研究

张怀征 , 刘利民 , 王绍青

金属学报

通过第一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块体以及表面的结构和电子态性质. 讨论了不同碳化物表面褶皱的共同特征和相互差别、碳化物表面褶皱的产生对表面电子分布情况和表面能的影响、碳化物的结合能和表面能的变化趋势、以及表面能与结合能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块体结合能和表面褶皱程度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001)表面能的观点.

关键词: 第一原理 ,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carbides , cohesive energy , surface energy

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及其表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的第一原理研究

张怀征 , 刘利民 , 王绍青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5.022

通过第一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块体以及表面的结构和电子态性质.讨论了不同碳化物表面褶皱的共同特征和相互差别、碳化物表面褶皱的产生对表面电子分布情况和表面能的影响、碳化物的结合能和表面能的变化趋势、以及表面能与结合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块体结合能和表面褶皱程度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IVB和VB过渡族金属碳化物(001)表面能的观点.

关键词: 第一原理 , 密度泛函 , 碳化物 , 结合能 , 表面能

路漫漫兮,无氰碱铜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8.017

无氰电镀利国利民.钢铁件要直接电镀无氰碱铜,置换问题易于解决,但要同时解决钢铁件的钝化问题却十分困难.只有提高无氰碱铜电镀的工艺性能,使其易于维护管理,才能经受大生产的长期考验,取得推广应用.在无氰碱铜电镀废水处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无氰碱铜电镀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条路还要继续艰苦地走下去.

关键词: 电镀 , 无氰 , 碱性镀铜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