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宣伟
,
刘大为
,
欧阳韬源
,
索进平
,
杨芃
,
彭炜
,
王毅
腐蚀与防护
针对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系统容易出现摆动过大导致停工更换的现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热镀锌用稳定辊轴套和轴瓦进行了失效分析,探讨并查明了轴套和轴瓦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轴套的腐蚀磨损过程包括锌液对粘结相的腐蚀、表面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最终使轴套尺寸变小而失效.而轴瓦的失效形式为锌液的裂纹腐蚀、粘着磨损和颗粒的脱落.
关键词:
热镀锌
,
轴套
,
轴瓦
,
耐腐蚀磨损性
,
失效分析
刘大为
,
赵江
,
魏金
,
丁向群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通过凝结时间和强度测试,重点研究了该速凝剂对不同种类的适应性问题,以及环境温度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并且结合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速凝剂的促凝机理.研究表明:该速凝剂对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合适掺量下,水泥初凝时间不超过5 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 min,并且对水泥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28 d强度比均大于95%.环境温度对速凝剂的效果影响显著,温度提高有利于缩短凝结时间,提高强度.化学分析表明,速凝剂的加入促进了钙矾石等矿物的形成,使得液相中钙离子的浓度降低,结合水和氢氧化钙含量增多.
关键词:
无碱速凝剂
,
适应性
,
凝结时间
,
抗压强度
刘大为
,
王芬
,
朱建峰
,
李栋
,
李强
材料导报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rmal,M-H)在160~200℃成功地制备出高纯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水热使ZrSiO4的结晶温度降低到160℃,合成时间缩短到30min,大大降低了硅酸锆粉体的合成能耗.硅酸锆的微波水热合成温度为180C时,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颗粒呈圆片状,直径约为400nm,厚度约为直径的1/10,外形规则,粒度分布均匀.通过谢乐公式可以计算出微波水热法合成的ZrSiO4晶体的尺寸约为20nm.煅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粉体的结晶度,但是颗粒形状及大小均未产生显著变化.结合测试分析,对纳米硅酸锆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微波水热法
,
硅酸锆
,
粉体
,
反应机理
张晓晖
,
刘大为
,
魏琪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矩形槽内导电流体普朗特数分别为 0.01、1、100 时,进行了流动形态和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普朗特数对流动、温度分布影响不同,从而影响到对流换热的强弱,低普朗特数流体热浮升力作用大,流动以热驱动为主,换热强度弱,发现在低普朗特数下,数值模拟得出的努赛尔数并不能收敛到某一定值,而是在一个区间范围内"来回振荡";高普朗特数流体,电磁力作用大,流动以电磁力驱动对流作用,换热随着哈特曼数的增加而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
普朗特数
,
对流换热
,
数值模拟
李金晶
,
王钧
玻璃钢/复合材料
研究了聚苯乙烯(PS)微球的添加对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介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36vo1%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69Ω· cm,密度为120kg,/m3,屏蔽效能最大为12.18dB,介电损耗最大为0.48,介电常数虚部最大为12.58.添加微球后,炭黑含量为36vol%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21.1Ω·cm,密度为80kg/m3,在与之相同的频率下,屏蔽效能最大为15.44dB,介电损耗最大为1.46,介电常数虚部最大为20.52.微球的添加不仅能降低材料密度,还能很好地改善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介电性能和屏蔽性能.
关键词:
炭黑
,
聚苯乙烯泡沫微球
,
电导率
,
介电常数
,
电磁屏蔽
陈顺祥
,
沈志辉
,
李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2.005
分析并建立了一种复合材料回旋结构(SRM-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的计算方法.采用等参数壳体单元分析了纤维缠绕结构,并用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应力分析,然后利用Tsai-Hill失效判据进行强度校核.在蒙特卡罗抽样中引入了β球法加以改进,缩小了抽样范围.因此,可使计算时间大为缩短,效率大为提高.
关键词:
蒙特卡罗
,
纤维缠绕壳
,
可靠性
,
β球抽样
徐义明
,
耿洪鑫
,
黄益平
,
李凭力
,
陈英才
,
吴浩赟
,
陆晓咏
,
何清凤
膜科学与技术
利用自制的能量回收式气隙膜蒸馏组件处理催化剂废水,针对废水水质特点采用“加碱除硬+澄清+微滤+离子交换+调酸”的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后废水中Ca2+、Mg2+浓度均小于5.0 mg/L;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流量Q为50 L/h,进料温度T1为25℃,T3为90℃时,此时膜通量最大为4.85 kg/(m2·h);流量为20 L/h,进料温度T1为55℃,T3为90℃时,造水比最大为6.35;对废水经过20 h的试验,废水回收率为87%,而膜通量下降缓慢,产水TDS最大为18.4mg/L,截留率大于99.9%.
关键词:
膜蒸馏
,
催化剂废水
,
能量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