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萌
,
王国宏
,
范曼宁
,
郭德博
,
刘广义
,
马龙
,
王良臣
,
李晋闽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1.009
三基色LED背光源是成就高品质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色域是传统CCFL背光源的150%以上.其中直下式背光源具有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大尺寸液晶显示背光源的首选,但是由于没有导光板,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均匀性变得较差.通过对LED光场分布的模拟和分析,得出了一种新型LED光场分布设计,对由此光场分布的三基色LED组成的66 cm(26 in)背光源模拟表明,该背光源在未加扩散膜前,灯箱厚度为20~28 mm时,亮度均匀度大于83%,△U'V'值在0.01左右;加上扩散膜之后,灯箱厚度为20 mm时,均匀度可达到89.58%,△U'V'值达到0.004 1.
关键词:
背光源
,
LED
,
直下式
,
均匀度
梁军
,
张海兵
,
刘广义
,
闫永贵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失重分析和电偶腐蚀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气田立管采用的316L/625复合管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复合管316L不锈钢和625合金在10℃海水中浸泡3个月后,平均腐蚀速率均低于0.01 mm/a,而焊接接头处的腐蚀速率较大,为0.015 mm/a,电偶腐蚀对316L不锈钢的影响不大,电偶腐蚀系数不超过130%.
关键词:
不锈钢
,
复合管
,
海水
,
腐蚀
王帅
,
钟宏
,
张骞
,
曹占芳
,
刘广义
材料导报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烷氧羰基硫脲树脂PDTU-Ⅰ与Ag+的螯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TU-Ⅰ树脂的烷氧羰基具有较强的给出电子和接受过渡金属离子反馈电子的能力,是贵金属离子的优良配体;PDTU-Ⅰ吸附Ag+后,树脂中烷氧羰基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发生了改变,S 2p、N 1s和O 1s轨道的电子结合能升高,Ag 3d3/2和Ag 3d5/2轨道的电子结合能降低,说明PDTU-Ⅰ的烷氧羰基与Ag+发生了配位.综合分析认为,树脂与Ag+的配位机理可能是树脂硫羰基S原子、羰基O原子与Ag+按1:1的比例配位,形成了六元螯合环.
关键词:
烷氧羰基硫脲树脂
,
Ag+
,
吸附
,
螯合机理
张海兵
,
刘广义
,
邢路阔
,
闫永贵
,
魏伟荣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以及交流阻抗法研究Inconel 625合金堆焊层在10℃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Inconel 625合金堆焊层在海水中初期腐蚀速率较高,随后降低到0.0004 mm/a.Inconel 625合金堆焊层表面没有观察到点蚀孔,表面不存在钝化膜.合金堆焊层在海水中为均匀腐蚀,海水中浸泡90天耐腐蚀性能稳定.
关键词:
Inconel 625合金
,
堆焊层
,
海水
,
腐蚀性能
张骞
,
钟宏
,
王帅
,
刘广义
,
张超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3.020
采用一种新型的聚酯基硫脲树脂对活性炭纤维布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吸附材料(ACFC/PDTU-I),并研究了ACFC/PDTU-I的结构.结果表明,ACFC上负载了PDTU-I树脂;ACFC/PDTU-I的比表面积高于PDTU-I,达到158.7 ㎡·g-1.30℃下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CFC/PDTU-I对Au3+的吸附容量达到4.85mmol·g-1,吸附速率常数k=0.00855 min-1;吸附数据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吸附主控步骤;等温吸附遵循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吸附;吸附热力学证明反应过程为吸热过程,△H=8·77 kJ·mol-1;经过5次吸附-洗脱循环后,ACFC/PDTU-I的吸附容量变化很小;在二元金属离子溶液中ACFC/PDTU-I的对Au3+的分离因子均在400以上,说明其对Au3+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布
,
聚酯基硫脲树脂
,
吸附
,
Au3+
王帅
,
赵刚
,
钟宏
,
文彦龙
,
肖静晶
,
刘广义
材料导报
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Cu(Ⅱ)初始浓度和溶液酸度对聚苯乙烯改性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PSATU)吸附Cu(Ⅱ)性能的影响,树脂对Cu(Ⅱ)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431mmol/g.PSATU树脂吸附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焓变和熵变大于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小于零,吸附过程为吸热的自发过程.PSATU树脂吸附Cu(Ⅱ)后,C=O、C=S和N-H键的吸收峰发生了变化,表明吸附过程中Cu与相应官能团发生了配位.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
,
吸附
,
Cu(Ⅱ)
王宝善
,
马文革
,
刘广义
,
窦忠林
,
黄之益
,
何森虎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118
将近β锻造用于BT-20钛合金大规格棒材改锻和生产大型模锻件.试验结果表明不仅明显改善了原材料质量,同时满足了BT-20钛锻件现行技术要求.还介绍了大规格棒材改锻和制坯工艺以及均匀组织和细化晶粒的生产经验,对生产提供了详实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
BT-20钛合金
,
近β锻造
,
三态组织
,
力学性能
黄振风
,
郭建章
,
刘广义
,
杜建平
,
马力
,
陈志杰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2016
在海水干湿交替条件下研究了干湿比、环境湿度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铝合金牺牲阳极的溶解形貌、腐蚀产物以及电流效率,讨论了造成铝阳极电化学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干湿比的增大,铝合金牺牲阳极开路电位和工作电位升高,阳极电流效率由96.4%降低至76.5%,铝合金牺牲阳极表面由均匀腐蚀转变为局部腐蚀;环境湿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铝合金牺牲阳极的局部腐蚀,降低了其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铝合金
,
牺牲阳极
,
干湿比
,
湿度
刘微
,
刘广义
,
肖静晶
,
何芝玲
,
钟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合成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N-异丁氧羰基硫脲(iBCTU),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并考察其对黄铜矿的浮选性能以及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热力学和机理.浮选和吸附结果表明:在pH 3~11的范围内,iBCTU对黄铜矿具有良好捕收能力,且黄铜矿对iBCTU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力学分析表明:iBCTU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焓变△H为56.42 kJ/mol,熵变△S为284.76 J/(mol.K),吸附自由能变△G为-29.12 kJ/mol(298K),iBCTU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为自发、吸热化学吸附过程.XPS分析进一步说明iBCTU可能通过其硫代羰基的硫原子和-NH2基氮原子与黄铜矿表面的铜原子结合生成iBCTU-Cu(Ⅰ)表面络合物吸附在黄铜矿表面.
关键词:
N-异丁氧羰基硫脲
,
黄铜矿
,
吸附热力学
,
浮选
,
XPS
刘广义
,
钟宏
,
戴塔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EECTC)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主要由硫代羰基中硫原子的px和py轨道组成;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由官能团-O-C(=O)-N-C(=S)-O-中各原子的pz轨道组成,为共轭π键,具有接受和分散电子对的能力.Cu+离子的电子结构为t6e4,具有反馈d电子对的能力.因此,当EECTC与Cu+离子反应时,EECTC可向Cu+离子提供其硫代羰基中硫原子的电子对,形成σ键,而得到电子的Cu+离子也可向EECTC的LUMO提供d轨道电子,形成反馈π键.EECTC及其与Cu+离子的反应产物Cu(EECTC')在HF/3-21G(D)和B3PW91/6-31G(D)水平的量子化学计算和FTIR光谱数据结果表明,EECTC通过其C=S硫原子和C=O氧原子与Cu+离子结合,生成六员环螯合物,同时N-H键断裂,释放出H+离子.
关键词:
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
Cu+离子
,
量子化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