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艳
,
刘新群
,
谭帅霞
,
邓凯
,
王进
涂料工业
介绍了拉开法、划格法、划圈法测定涂膜附着力的各标准之间的差异,并重点探讨了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中底材、仪器、试验组合、胶粘剂等和划格法附着力测试中切割刀具、胶带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对检测条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附着力
,
拉开法
,
划格试验
王兰香
,
余大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4
元古代板溪群是一套沉积韵律发育的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及凝灰质碎屑岩,为湘西一带大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的赋矿地层。对马底驿组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层含金性研究表明,马底驿组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砂岩类和板岩类,两类岩石的金含量均分布均一,矿化程度低,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程度比较弱;同时,呈单偏峰分布的含金量频率分布型式和呈正态分布的对数频率分布型式表明该地层未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叠加,金的背景值总体偏低且趋于均一化,因此,认为产于板溪群中的金矿体成矿物质与马底驿组下段关系不大。
关键词:
地层含金性
,
马底驿组下段
,
岩石类型
,
成矿物质
,
湘西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张承武
,
刘志刚
,
梁世强
,
管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直径为0.5 aim,高度分别为1.0 mm、0.75 mm、0.5 mm和0.25 mm的圆柱组成的柱群板,其宽度与长宽分别为3.5 mm和40 mm,测量通道进出口压差及流量,研究微柱群内部分别在叉排和顺排时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微柱群内流动阻力系数f,随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数大于500时,f基本不变;微柱高度和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有利于流动的最佳比例,该值介于1到1.5之间;顺排微柱群的f明显小于叉排微柱群,其,值为叉排微柱群的0.5倍.
关键词:
微柱群
,
圆柱绕流
,
阻力特性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姜立春
,
曾俊佳
,
吴爱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5.020
为研究残采激励下复杂组合水平采空区群的动力响应,借助离散化方法,构建复杂水平采空区群动力响应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对某大型地下金矿山KT8矿体1100 m中段复杂水平采空区群进行动力响应及应力传递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激励下,水平采空区群结构的改变几乎不会对其作用岩体本身的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产生影响,但对其余部分岩体响应产生较为明显的增幅,其中增幅最大的区域是水平采空区群的结构改变处岩体;爆破荷载对其作用岩体应力分布产生较明显的变化,对其余部分岩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现场工程结果表明,复杂水平采空区群间柱经残采后,所形成新的大采空区稳定性良好,空区周边没有发生大的位移变形,并验证动力响应模型分析的可靠性,该方法为复杂采空区群残采作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采空区群
,
动力响应模型
,
应力传递
,
结构离散
刘晓君
,
陈国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71
3-硝基-4-氯苯甲酸(2)经甲胺化得3-硝基4-甲氨基苯甲酸(3),2-氨基吡啶与丙烯酸乙酯经迈克尔加成得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5),化合物3与5经缩合、催化氢化得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7),化合物7再与N-(4-氰基苯基)甘氨酸(8)酰化、环合和Pinner反应,最后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1),总收率约40%(以3-硝基-4-氯苯甲酸计),结构经IR、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
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