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吉
,
周宇松
,
刘正伟
,
金少波
,
常学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2.04.023
根据反渗透材料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种类,用化学的清洗剂比较清洗效果.选用SDS、HCI作为不同清洗工艺的清洗剂.结果表明,在不同清洗工艺中,复合清洗的清洗效果优于单一清洗,动静交替清洗和动态清洗的清洗效果取决于清洗剂的种类,分层清洗的清洗效果优于分段清洗和整体清洗.
关键词:
反渗透材料
,
污染
,
化学清洗
逯庆国
,
李明利
,
周宇松
,
周春江
,
刘正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1.02.027
选择W-Ni-Fe系作为高密度钨合金材料体系,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纳米氧化物复合粉体,用化学气相还原制备得到W-Ni-Fe系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粉体形貌粒径等物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钨合金
,
溶胶-凝胶法
,
化学气相还原
,
纳米复合粉体
石申
,
刘正伟
,
奚吉
,
金少波
,
周宇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讨论了阴极电芬顿体系中电极材料的选择标准,并通过比较选择以钛涂钌铱电极、活性碳纤维电极作为阳极、阴极材料。利用自制的电芬顿反应器,对影响体系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阴极电芬顿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良好,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3,FeSO4投加量为150 mg/L,曝气量为0.1 m3/h,电压为9 V,反应时间为40 min,此时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73.5%。
关键词:
阴极电芬顿法
,
钛涂钌铱电极
,
活性碳纤维电极
,
去除率
,
印染废水
田红
,
姚灿
,
尹艳山
,
刘正伟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2.032
选用5-5′键型连接的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基于B3 LYP/6-31 g基组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进行了高温热解微观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设计了5-5′型木质素二聚体高温热解反应的5条初反应路径,并在分析初反应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7条次反应路径,对每条路径的反应物及其产物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1500 K 温度下每条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5′型木质素苯环位上的甲氧基具有很强的活性,甲氧基中 O-CH3键以及Caromatic-OCH3键较易断裂;通过计算得出初反应的 R3、R4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192.7 kJ/mol 和270.5 kJ/mol,认为该热解反应的主反应路径以R3及R4为主;该热解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有3-4,二羟基甲苯、对羟基甲苯、2-乙烯-4-甲基-3,5-二烯环己酮、甲烷、甲醇及甲醛。
关键词:
木质素 5-5′键型
,
高温热解
,
密度泛函理论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