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清
,
孙浩然
,
徐吉庆
,
李冬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3.007
利用吡啶氮烷基化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空间效应的水溶性和油溶性的四(4-N-吡啶基)卟啉衍生物及其对应的金属钴卟啉,经元素分析,富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氢核磁共振谱(1H NMR)表征,并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不同体积的烷基对卟啉Soret带及Q带影响很小 ;电化学结果表明:随着R基团的增大,卟啉π-环的第一步还原峰电位正移,说明该系列卟啉的LUMO轨道的能量随R基团增大有降低趋势.
关键词:
阳离子卟啉配体
,
配合物
,
合成
,
还原电位
刘淑清
,
孙明忠
,
赵宝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3.003
从旅顺产白眉蝮蛇(Glyodius blomhoffi Brevicaudaus,GBB)蛇毒(GBBSV)中首次纯化得到了电泳纯和质谱纯磷脂酶A2(GBB-PLA2). 采用电泳、质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紫外、荧光光谱测试技术对GBB-PLA2进行了系统表征. HPLC-ESI-MS法测得的精确分子量为13 965.07 amu,HPLC-ESI-MS/MS法鉴定GBB-PLA2为江浙蝮蛇和尖吻蝮蛇蛇毒PLA2的同源性蛋白,分别得到4个和1个同源性肽段. 凝胶过滤、质谱和SDS-PAGE测试技术结果表明,GBB-PLA2以稳定的单体形式存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ICP-AES)测得每1个磷脂酶A2含有1个Ca2+离子,Ca2+是PLA2活性所必需的. Ca2+的除去使PLA2活性降低90%,外加Ca2+明显加速PLA2水解底物DPPC的速度. Ca2+起稳定PLA2结构的作用,可使GBB-PLA2的热变性温度提高3 ℃.
关键词:
磷脂酶A2
,
Ca2+离子
,
结构
,
功能
张哲
,
廖双泉
,
郭明万
,
廖小雪
,
王丽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将胶清通过中空纤维柱浓缩后,分别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脱蛋白处理,以得到非橡胶组分少的高级胶清橡胶,并研究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浓缩胶清经过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胶清橡胶的氮含量和挥发物含量显著降低;胶清橡胶的硫化速率变慢,改善了胶清橡胶易焦烧的性能;胶清橡胶的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降低.
关键词:
胶清橡胶
,
脱蛋白
,
性能
刘国庆
,
罗敏
,
龙国萍
,
朱翠萍
,
卿德林
,
王占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5.010
针对"膜法回收大豆乳清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工艺中的预处理部分进行研究.发现絮凝离心处理分别可以去除乳清中65%左右的脂肪和90%左右的悬浮固体.袋式过滤和精密微孔管等精密过滤手段对乳清的预处理效果不佳,但是袋式过滤可以作为微滤之前的保安过滤方式.为了进一步去除乳清中的杂质和同时灭菌,微滤过程是必须的.包括絮凝离心和微滤在内的预处理过程可以在蛋白质损失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将悬浮固体全部去除,脂肪去除率高达90%以上.中试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大豆乳清
,
预处理
,
微滤
杨红静
,
杨树章
,
马廷丽
,
高立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0
介绍了国内外清防蜡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结蜡机理及结蜡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四种防蜡技术(机械清蜡、表面能防蜡、化学清防蜡和微生物清防蜡)的防蜡机理、特点、适用性及现场应用效果,以便能为各油田在生产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清防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出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高效、稳定、多功能的清防蜡剂是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蜡机理
,
结蜡影响因素
,
清防蜡技术
,
机械清蜡
,
表面能防蜡
,
化学清防蜡
,
微生物清防蜡
曹晓峰
,
刁海鹏
,
卫建琮
,
张生万
,
冯彦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22
建立了电泳-色谱扫描法检测尿中清蛋白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尿蛋白后,用作者合成的染色剂染色,用CS-930薄层扫描仪定量测定尿中清蛋白含量,其被测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3~3.6 g/L时与相应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4.方法的精密度为4.20%,回收率为96.7%~104.3%.利用该方法对肾脏病人尿液中清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快捷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色谱扫描
,
电泳
,
清蛋白
,
尿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