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刘滇生  

  • 论文(1509)

光控光合菌生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反应机理

王梦亮 , 胡锐 , 郭学林 , 闫甫昆 ,

催化学报

以苯乙酮作为模型底物,通过制备类球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载色体和分离纯化的胞内氧化还原酶混合液,构建了以类球红杆菌全细胞为催化剂、氧化还原酶为催化剂以及载色体与氧化还原酶偶合三种不对称还原反应体系,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最适氢供体乙酸钠和电子供体硫代硫酸钠提高产物...

关键词: 类球红杆菌 , 氧化还原酶 , 光控不对称还原 , 苯乙酮 , 苯乙醇 , 载色体

二氧化锆气凝胶制备和表征

武志刚 , 赵永祥 ,

功能材料

以无机盐-硝酸氧锆为原料,采用醇-水加热-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二氧化锆气凝胶.采用XRD、TEM和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制备具有高比表面、小粒径的二氧化锆气凝胶.气凝胶原粉的比表面最大,可达675.6m2/g.其晶相结构也不同于采用一般方法制备的ZrO2粉体.在焙烧温...

关键词: ZrO2气凝胶 , 醇水加热法 , 硝酸氧锆 , 超临界干燥

微生物催化D-葡萄糖与酪醇葡糖基转移合成红景天甙的初步研究

王梦亮 , 张芳 ,

催化学报

为了探讨微生物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可能性,从红景天根系土壤中筛选出了五个菌株,比较了它们合成红景天甙的能力,确定F1菌株为合成红景天甙的出发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以D-葡萄糖和酪醇为底物,研究了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细胞浓度和pH对红景天甙产量的影响. 结...

关键词: 红景天甙 , 微生物 , 米曲霉 , 生物催化 , 酪醇 , 葡萄糖 , 葡糖基转移

金的历史与今后的发展

张永俐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1.02.017

云南是国内采金较早的地区之一,又曾是我国黄金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上金曾一度辉煌:其开采至迟始于战国时期(475 B.C.~221B.C.);古代金的生产方法,历经千余年而...

关键词: , 历史 , 现状 , 开发

中地区几种作物施用稀土复合肥效果研究

文化一 , 彭荣珍 , 陈兴位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3.014

中地区的几种作物上施用含稀土复合肥比施用等养分含量的不含稀土复合肥确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增产为12~28%,油菜增产2.7~9.8%,水稻增产6.8~13.2%,玉米增产7.9~13.4%.稀土协调了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如小麦平均穗粒...

关键词: 稀土复合肥 , 作物 , 中地区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应用成矿系统的概念浅谈东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找矿

张学书 , 秦德先 , 念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9.004

从成矿系统概念的角度初步对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成矿要素进行讨论,总结了区内卡林型金矿的成矿主要条件(因素)为有利的构造条件、成矿物质含量丰度较高的矿源层、渗透性较好的含矿岩石及矿化圈闭条件.

关键词: 东南 , 卡林型金矿 , 成矿系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1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