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0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铁(Ⅲ)-对氨基苯基荧光酮-变色酸-OP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马卫兴 , , 张颖 , 罗珊珊 , 沙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4.017

在碱性介质中,铁(Ⅲ)与对氨基苯基荧光酮和变色酸及乳化剂OP发生显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研究发现:铁(Ⅲ)与对氨基苯基荧光酮及变色酸及OP形成了绿色的四元混配胶束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0 nm,且络合物中铁(Ⅲ)与对氨基苯基荧光酮及变色酸的组成比n_(Fe(Ⅲ)):n_(APF);n_(CA)为1:2:1.在10 mL溶液中铁质量在1~10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同经典的邻二氮杂菲法所得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对氨基苯基荧光酮 , 变色酸 , 分光光度法 , , 铝合金

微乳液增敏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铟

李艳辉 , , 马卫兴 , 许兴友 , 曹春艳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9.05.011

研究了多种胶束及微乳液对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铟的增敏作用,并选择增敏作用最强的OP微乳液作为铟测定的增敏试剂.水杨基荧光酮与铟的显色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OP微乳液存在下,铟与水杨基荧光酮在醋酸-醋酸钠介质中形成一种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2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91×105 L·mol-1·cm-1,铟含量在0~2.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制定的方法用于纯铅中微量铟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加标回收率为102%.

关键词: 微乳液 , 分先光度法 , 水杨基荧光酮 ,

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与镍(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马卫兴 , 章婷婷 , , 周亚文 , 何广洲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2.007

研究了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TASPAP)与镍(Ⅱ)的显色反应,发现该试剂与镍(Ⅱ)在pH6.46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形成2:1的稳定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在550 nm处,在10 mL溶液中镍质量在0~14μg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0)为6.346×10~4L·mol~(-1)·cm~(-1).所拟方法用于合金钢样品和水样中微量镍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

关键词: 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 , 分光光度法 , , 合金钢 , 水样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中国锆砂中长期需求分析

蒋东民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2

介绍了中国锆砂原料、生产和供应现状以及2005-2009年间锆砂需求状况.分析了硅酸锆、氧氯化锆、核级锆,和钢铁、玻璃面板等行业对锆砂的中长期需求.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锆砂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锆制品的恢复性需求,使得中国对锆砂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 硅酸锆 , 氧氯化锆 , 资源储量 , 需求分析

胶东黄埠岭金矿床化蚀变与成矿关系探讨

李清玉 , 向胤合 , 杨斌 , 王慧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5

黄埠岭金矿床位于灵北断裂带南西段,主要控矿构造为灵北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直接赋矿围岩主要为黄铁绢岩。化蚀变在含矿断裂上、下盘的玲珑型花岗岩中均有发育。岩石化学分析显示,玲珑型花岗岩在化蚀变中K2 O含量降低,化蚀变过程中有碳酸盐矿物的聚集,且化蚀变岩是黄铁绢岩中铁质的提供者。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SO2-4,阴离子质量分数SO2-4>Cl->F-。黄埠岭金矿床的形成可以表述为电解成矿机制,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阳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元素的活化区。含金的黄铁绢岩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阴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矿物的聚集区,Au+的沉淀与电极反应有关。水的电离反应是维系该成矿体系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化蚀变 , 矿床地球化学 , 成矿作用 , 黄埠岭金矿床 , 灵北断裂带

二垩与资源回收-Ⅱ燃烧过程二垩抑制和生成基础研究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影响.二垩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呋喃 , 水化物 , PVC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