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
,
刘诗斌
,
杨尚林
,
李菊萍
,
侯晓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8.03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微型磁通门的 Co77 Fe2.5 Mn1.4 Mo2.1 Si13 B4非晶软磁铁芯薄膜,并对薄膜进行了200℃外加面内横向磁场的真空退火。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 射线扫描仪(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了薄膜的磁滞回线、相组成、表面形貌并进行了成分分析;使用制备得到的薄膜作为双铁芯磁通门的铁芯,测试了磁通门的激励电流、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薄膜主要呈非晶态,具有较大的相对磁导率并且磁滞回线在小磁场下出现明显的拐点;用作磁通门铁芯薄膜时,能得到类似使用Co基非晶带材铁芯时的明显的磁通门信号;工作在40kHz 时,磁通门传感器能以有效值22mA 的激励电流获得2700V/T 的输出电压灵敏度。因此,制备得到的薄膜适用于低功耗、高灵敏度微型磁通门传感器。
关键词:
Co 基非晶薄膜
,
微型磁通门
,
磁控溅射
,
退火
罗巍
,
刘诗斌
金属功能材料
通常磁通门传感器中选用磁导率很高的坡莫合金作铁芯,为了给磁通门传感器建模,就必须拟合铁芯的磁滞回线,传统的方法是用多项式函数拟合,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本文采用分段反正切函数拟合,通过matlab仿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分段多项式拟合并不适用,而分段反正切拟合的仿真结果依然有效.
关键词:
磁滞回线
,
磁通门传感器
,
曲线拟合
梁晋涛
,
刘诗斌
,
张程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一种适合用于硅基微磁通门的新型非晶Fe96Nb4软磁铁芯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薄膜的相组成、表面形貌、和磁滞回线,用双铁芯磁通门探头线圈对制作的铁芯薄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缺陷明显减小,软磁性能显著改善.基片温度为630 K时制作的硅基Fe96Nb4铁芯薄膜的性能适合用于微磁通门铁芯材料.
关键词:
Fe96Nb4铁芯薄膜
,
软磁
,
微磁通门
,
双铁芯磁探头
谢永宜
,
刘诗斌
,
刘雨鑫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2.012
针对小型LCD的LED背光驱动芯片的电源效率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1X/1.5X自适应电荷泵.采用结构简单而实用的PAM负反馈控制技术,使电荷泵输出电压得以稳定.分析了电荷泵相关性能,讨论了电路高效优化设计的措施.在0.6 μm BiCMOS工艺模型下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电荷泵能够实现1X/1.5X自适应模式变换功能,具有电源转化效率高(90.8%)和输出纹波低(67 mV)的特点.
关键词:
自适应电荷泵
,
白光LED驱动器
,
脉冲幅度调制
,
电源转化效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