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刘金彦  

  • 论文(2591)

增容剂对PVC/PA6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于杰 , , 罗筑 , 何敏 , 鲁圣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别以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及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三种聚合物为增容剂制备了聚氯乙烯/聚酰胺6(PVC/PA6)共混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关键词: 聚氯乙烯 , 聚酰胺6 , 相容剂

阳离子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对Q235钢在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廖永娟 , , 宋国强 , 王法庭

材料保护

氟碳表面活性剂在酸性介质中具有缓蚀作用,目前,对其作金属缓蚀剂的研究未见报道.研究了阳离子碳氟表面活性剂FCI-3和碳氢表面活性剂CTAB在1.0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扫描电镜对表面活性剂不同浓度时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 缓蚀剂 , 缓蚀效率 , 碳氟表面活性剂 , 碳氢表面活性剂 , 失重法 , 电化学行为

Gemini表面活性剂C12-2-C12·2Br在气-液界面吸附动力学

, GUO Gui-Bao , 王正德 , AN Xiao-Ping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8.014

用最大泡压法考察Gemini表面活性剂C12-2-C12·2Br在气-液界面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扩散速率加快,其扩散系数D随之增大.与对应的单体表面活性剂DTAB比较,由于2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差别引起C12-2-C12·2Br的疏水性比DTAB的强,导致前...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 Gemini表面活性剂 , 扩散系数 , 吸附能垒

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2-C12·2Br复配体系在氯仿中形成反胶团的增溶水状态

, 廖永娟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69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S2-C12·2Br/氯仿体系中反胶团的增溶水状态,使用Peakfit解峰技术,将水的近红外光谱分为3个亚带,分别对应分散于溶剂中的水、反胶团中的类似本体水和结合水.将以上3种状态的水换算成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对应的各种状态水分子数,即分散...

关键词: C12-S2-C12·2Br , 反胶团 , 近红外光谱 , 水状态

电导法研究C12-s-C12·2Br与CmTXABr混合水溶液的相互作用

, 赵剑曦 , 何芸菁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6.005

同电性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3,4,6)与烷基溴化铵CmTXABr在水溶液中生成了混合胶团,其行为接近理想混合,未出现协同效应(synergism). C12-s-C12·2Br/C12TMABr混合体系胶团的临界胶团总浓度cmcT随s增大先增加,在s=4...

关键词: C12-s-C12·2Br , CmTXABr , 混合胶团化 , 联接链影响

自探针荧光法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

李海朝 , , 张迎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24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聚集体的性质.发现在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上存在2个转折点,分别对应于混合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和胶团形状发生转变的浓度.通过混合胶团相互作用关系,计算了SDBS与TritonX-100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自探针荧光 , 相互作用 , 混合胶团 , 临界胶团浓度 , 表面张力

盐酸介质中Ce(NO3)3/CTAB复配对碳钢表面的缓蚀性能

, 张永令 , 贺玉龙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6003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法、交流阻抗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Ce(NO3)3/CTAB复配体系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发现虽然Ce(NO3)3单组分对碳钢表面基本上没有缓蚀作用,但二者复配后仍能够达到CTAB单独使用的缓蚀能力,缓蚀效率达到90%以上,即使CTAB含量α1=0.1时,三种方法测试的缓蚀效果均为9...

关键词: Ce(NO3)3 , CTAB , 复配 , 缓蚀剂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60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