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英臣
,
宛素钰
,
刘锐
,
丁扬
,
张敏玲
,
吕游
,
刘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3.364
利用动力学加统计模型对200pb系统的断前中子的发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核耗散的形变关系(DDND)确定的情况下,断前中子多重性会随着能级密度坐标关系(DDLDP)的增强而减少,且该规律主要由第一阶段内断前中子的发射决定.此外,选定DDLDP而采用核耗散的不同形变关系也都很好地重现了实验数据.为了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了研究热核退激的路径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把核耗散看成是实验粒子在拉伸维度上的阻尼力,而核裂变的动力学过程是该阻尼力和自由能产生的驱动力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利用该方法对200pb系统的断前中子多重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确定DDND时应考虑DDLDP.
关键词:
核耗散的形变关系
,
能级密度参数的形变关系
,
路径分析方法
,
驱动力
刘伟
,
孙刚伟
,
李才兵
,
李西峰
,
刘锐
,
刘乔
,
杨斌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7016
采用电化学噪声(Electrochemical Noise,EN)方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HCO3+ NaCl溶液中亚稳态与稳态点蚀特征.结果表明:在含Cl-溶液中,当试样处于点蚀亚稳态,电位与电流噪声具有典型的快速下降或上升,缓慢恢复的暂态峰(Transient)特征,噪声电流峰平均宽约5~i0 s,而噪声电位峰宽为100 s.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亚稳态点蚀噪声峰数量增多,亚稳态点蚀程度加剧;当点蚀由亚稳态发展到稳态初期,电流噪声峰恢复时间变长,与电位噪声峰寿命趋于一致;而随着稳态点蚀的发展,电位与电流峰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电位与电流峰具有很好的相位同步性.
关键词:
X80钢
,
电化学噪声
,
点蚀
,
钝化膜
裴英豪
,
刘锐
,
陈其安
,
唐广波
,
彭云
钢铁研究学报
取向硅钢热轧板中织构梯度对发展完善的二次再结晶十分关键,通过添加铜可以显著降低取向硅钢板坯加热温度,从而影响热轧板织构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的3种不同铜含量的取向硅钢热轧板织构.结果表明:不同铜含量热轧板表面到厚度1/4处均为弱的热轧织构,热轧板心部主要为{100}面织构;铜含量约在0.4%时,热轧板次表层的{110}<001>织构比例最高,而热轧板心部的{100}<110>织构比例最低;铜含量对热轧织构中{114}<110>和{001}<100>织构发展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取向硅钢
,
铜含量
,
热轧织构
,
薄板坯连铸连轧
刘新宇
,
刘锐
,
程圣利
,
王锦艳
,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含二氮杂萘酮联苯共聚芳醚砜(PPBES)为树脂基体,连续碳纤维T700-12K为增强材料,采用溶液浸渍和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出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样条进行三点弯曲以及短梁剪切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模压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及保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模量及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在干态及湿态下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为63%,模压成型温度为350℃,成型压力为4 MPa,保压时间为20 min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230℃之前,储能模量保持稳定.而水煮48 h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为0.3%.
关键词:
二氮杂萘酮联苯
,
共聚芳醚砜
,
连续碳纤维
,
复合材料
,
高温力学性能
王勤
,
刘锐
,
陈福胜
,
王江浦
,
韩晓红
,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传统自复叠制冷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浓度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并搭建了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组不同开机模式下的系统开机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启用变浓度模块可使系统开机过程的排气温度下降10~30℃,排气压力下降o.4~1.1 MPa,输入功率下降40%左右,避免了润滑油的碳化,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平稳开机,并最后实现了-175℃C的制冷温度.通过变浓度模块,可以使系统更自由地调节其参与实际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与成分,而且这种调节是可逆的.制冷温度越低,变浓度模块的效果越明显,变浓度运行方法特别适用于制冷温度低于-150℃C以下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关键词:
自复叠
,
制冷
,
变浓度
,
实验
,
精馏
薛丽红
,
张一玲
,
李强
,
郭泉泳
,
刘锐
无机材料学报
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LZST前驱体,讨论了共沉淀的最佳pH值范围.通过DTA-TG和XRD详细研究相组成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并通过和固相合成PLZST多晶料的条件比较可知,共沉淀法合成PLZST多晶料具有纯度高、组份均匀、合成温度低等特点.研究表明在700℃低温下即能合成纯钙钛矿相PLZST多晶料.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不同温度下合成的PLZST的铅含量表明低温下合成的PLZST,铅挥发量极少,不会由于铅的挥发造成计量比的改变和形成杂相.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
PLZST
,
perovskite
董利民
,
王晨
,
李兆新
,
昝青峰
,
刘锐
,
田杰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将成骨前体细胞株MC3T3-E1,分别接种于含10%壳聚糖微球的复合材料和磷酸钙骨水泥基体上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值情况,通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ALP的测定,表征前成骨细胞向成熟成骨细胞的分化状况,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增值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在含10%壳聚糖微球的复合材料表面增殖、分化能力更强,表现出了比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更好的细胞亲和性.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
磷酸钙骨水泥
,
细胞亲和性
刘锐
,
王宏智
,
彭海波
,
杨金爽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02.011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Ni-Sn-P合金基质上复合Si,N4粒子,获得(Ni-Sn-P)-Si3N4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pH、温度、Si3N4微粒加入量以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镀速的影响.对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镀层的性能,发现随着镀层中Si3N4质量分数的增加,镀层的性能均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当Si3N4的质量分数为最大值24.0%时,镀层硬度最高,耐磨性能最好.
关键词:
复合化学镀
,
镀速
,
硬度
,
耐磨性
王勤
,
刘锐
,
王江浦
,
陈福胜
,
韩晓红
,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回热器混合位置对循环性能的两种影响类型,并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回热器中存在混合位置的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其内部高低压制冷剂的温度分布和夹点的位置与精馏柱底流出的工质流量密切相关,该工质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存在两种类型.当精馏柱底流出工质流量较大时,夹点通常出现在整个回热器的冷端或中间部分,一般可以得到较大的制冷量,或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由于这种类型的稳定区域较小,混合位置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当精馏柱底流出工质流量较小时,夹点通常出现在整个回热器的热端部分,制冷量较小,或制冷温度较高.但由于这种类型的稳定区域大大增加,混合位置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
混合工质
,
自复叠
,
精馏
,
混合
,
回热器
李桂娟
,
徐晓多
,
任秀丽
,
刘锐
,
周恩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热失重(TGA)、X射线(WAXS)和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三种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行为、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加速了PET/PEN共混物的降解;且DBS[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对PET/PEN共混物的影响最大,CaCO3对PET/PEN共混物的影响最小;含有DBS的PET/PEN共混物形成了环带球晶,CaCO3与PET/PEN共混物同时结晶,且成核剂的加入使晶体形态更完善.用差减微分法研究了PET/PEN/成核剂共混体系热降解动力学,计算得到了活化能(E)和反应级数(n),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关系为EPET/PEN>EPET/PEN/DBS>EPET/PEN/CaCO3>EPET/PEN/SB.
关键词:
PET
,
PEN
,
热降解
,
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