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
,
冯刚
,
潘春燕
,
李望
,
陈平
,
楼辉
,
郑小明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20533
以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为原料,以Sn-MCM-41和SnO2/SiO2为催化剂,在亚临界甲醇中制备乳酸甲酯.发现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的Sn-MCM-41和部分有序介孔结构的SnO2/SiO2-a都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乳酸甲酯的收率可达40.3%.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
关键词:
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
,
乳酸甲酯
,
MCM-41
,
二氧化锡
,
二氧化硅
,
酸性
陈文振
,
黎浩峰
,
高明
,
刘镇
,
孙丰瑞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相变材料(冰)围绕水平椭圆柱,在有限长接触时的压力熔化过程.应用边界层理论和冰、水的热物性求得熔化边界层厚度,作用力与熔化速度关系式.讨论了有关结果,并与长椭圆柱和有限长圆柱的压力熔化,以及有限长椭圆柱的温差熔化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冰围绕相同尺寸的短椭圆柱接触熔化,在椭圆柱与冰间温差相等时,...
关键词:
接触熔化
,
压力熔化
,
椭圆柱
,
传热
刘镇
,
曲丽洁
,
陈翊平
,
彭媛
,
宁保安
,
高志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硫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热引发沉淀聚合法合成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紫外分析阐述模板与功能单体的分子间作用;通过电镜观察和平衡吸附试验讨论引发剂用量与聚合物性质关系;通过吸...
关键词:
分子印迹
,
对硫磷
,
引发剂
,
沉淀聚合
孙加林
,
吴隽
,
人工晶体学报
本课题以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镇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
关键词:
景德镇
,
低温黄釉
,
显微结构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黄钢
,
卢希龙
,
曹春娥
,
秦立邦
,
曾信谦
,
刘洋
硅酸盐通报
以景德镇地区低品位红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紫砂泥浆,然后经注浆、干燥、烧成等工艺,得到效果良好的紫砂器.讨论了不同烧成温度对坯体吸水率、烧失量、烧成收缩和呈色的影响,采用XRD、XRF、SEM、EDS、色度分析等测试技术对红土的矿物...
关键词:
红土
,
景德镇
,
紫砂
,
应用研究
,
性能表征
吴隽
,
李家治
,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1999.01.024
通过对元代、明洪武及明宣德年间的景德镇青花瓷样品彩上斑点的显微结构和组成分析,研究了斑点的形成机理和组成,表明青花瓷彩上斑点是由青花钴料中的锰、铁、钴,经高温过程后,在釉熔体中的偏析所形成的,其物像组成, 除主要取决于青花钴料中的锰、铁含...
关键词:
青花瓷彩上斑点
,
显微结构
,
青花钴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