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广生
,
刘建刚
,
亓晻
,
吕阳成
,
汪家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2.011
在两相电泳的基础上,针对含乙酸稀溶液的处理提出了两相电解电渗的技术.利用饱和水的正丁醇为有机相,以AM203阴离子交换膜为介质,开展普通电解电渗和两相电解电渗的研究工作,考察了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流效率、浓缩比以及水的电渗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较普通的电解电渗技术和两相电解电渗技术在浓缩比、水的电渗量的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本实验范围内,在两相电解电渗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现水的电渗现象的发生,同样乙酸的回收率也可以达到100%.由此可以说明新的两相电解电渗技术对于环境稀溶液的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两相电解电渗
,
乙酸
,
回收
刘莹
,
吕阳成
,
骆广生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30-5
采用微流控技术结合悬浮聚合方法实现了百微米级含膦配体聚苯乙烯微胶囊的可控制备,微胶囊尺寸在320~420 μm范围内可调,且单分散性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结果证实了其形貌和组成的均匀性及钯负载的可控性和有效性.以溴代芳烃与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为模型反应评价了负载Pd(PPh3)4的百微米级微胶囊的催化性能,发现其性能与文献报道的7~8 μm的同类催化剂微胶囊接近,且均优于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经简单过滤后,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未发现活性物种的流失.该法实现了连续制备,因而有助于提高制备的效率和可控性.另外,所制百微米级催化剂微胶囊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具有较高催化剂浓度和机械性能,且优于浆态床中使用的微米级催化剂微胶囊.
关键词:
微胶囊
,
钯
,
负载型催化剂
,
微流控技术
,
粒径调控
,
Suzuki偶联反应
,
催化活性
孙哲
,
强西怀
,
陈渭
,
陈苗苗
,
黄启恒
涂料工业
以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PAE)、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侧链含十二烷基、主链嵌入大量聚环氧乙烷(E0)结构的阳-非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PUS).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测试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以PAE为软段单体,以聚乙二醇(PEG-200)为扩链剂时,合成的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3.10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8.12 mN/m.
关键词:
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聚氨酯
,
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
,
表面张力
谢建丽
,
邓佳杰
,
胡家元
材料保护
十八胺(ODA)高温成膜特性可为燃气机组停机保养过程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压釜模拟350-560℃水汽环境,对燃气机组管材受热面ODA成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条件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DA最佳成膜条件:80mg/L ODA,温度480℃,pH值9.5,恒温时间2h;560℃时形成的膜层也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表明不降温加入ODA进行停机保养也是可行的;所成膜为含ODA的氧化铁层,ODA中N与Fe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十八胺(ODA)
,
成膜特性
,
成膜形态
,
耐蚀性
殷耀兵
,
李国强
,
管文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8.006
成膜助剂的水溶性、相对挥发速度影响其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挥发.热失质量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成膜助剂挥发过程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成膜助剂一方面挥发,另一方面因浓度提高而向聚合物粒子内部渗透,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快;在第二阶段,成膜助剂的挥发受到成膜助剂分子由聚合物内部向外扩散的控制,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慢.由于成膜助剂水溶性的这种差异,导致油溶性成膜助剂容易出现缩边现象.这对于成膜助剂的选用和减量增效,以及提高成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膜助剂
,
水溶性
,
挥发
,
缩边
王兆华
,
杨瑞嵩
,
张鹏
,
刘元洪
材料保护
分析了目前对机械镀锌原理认识的合理性,提出了机械镀锌的成膜机理是在腐蚀微电池的作用下,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区电沉积,溶液中的金属粉末在阳极区发生溶解,电沉积的金属成膜助剂使金属粉末在基材上沉积.冲击作用在于搅拌溶液以减少浓差极化,使凝聚粉团变形利于成膜,破碎枝晶,方便堆砌.机械镀的成膜是化学电池产生的金属粉末的部分阳极自溶解和镀覆金属阴极电沉积的结果,从而将金属粉末和基体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成膜机理
,
腐蚀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