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莎
,
陈照峰
,
徐滕州
,
陈兴开
,
周介明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4.012
真空绝热板阻隔膜PA/VMPET/Al/PE是一种多层复合阻隔膜,是真空绝热板的重要候选膜材.通过实验研究了热封温度、时间、压力对其强度的影响,同时采用Matlab软件对热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热封工艺.利用DSC对PA/VMPET/Al/PE进行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封温度是影响热封强度的最显著因素,当热封温度为160 ~170℃,热封时间为1.0~2.0 s,热封压力为0.2~0.4 MPa时,热封边的热封强度良好.Matlab软件优化最佳热封工艺参数值为:热封温度167℃,热封时间1.80 s,热封压力0.34 MPa,该模拟优化热封工艺参数与实验值一致.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
阻隔膜
,
热封
陈清
,
陈照峰
,
李承东
,
陈兴开
,
周介明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2.006
研究了切棉方式、玻璃纤维长度、分散剂种类和含量对玻璃纤维浆料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棉后的浆料分散程度明显高于未切棉的;浆料中所含纤维成团所占面积百分数由72.6%降到2.4%.长方形棉块经打浆后形成的浆料纤维较正方形的更为分散.玻璃纤维越长则越难分散,适宜的纤维分散长度为10~12 mm.浆料所含纤维为0.2wt%时,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六偏磷酸钠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0.008wt%、0.012wt%和0.04wt%,所对应的浆料吸光度分别为0.344、0.703和0.663 A.沉降实验显示添加六偏磷酸钠的浆料分散性最好,浆料沉降高度最低、沉降速率最慢,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次之,羟乙基纤维素最差.
关键词:
分散剂
,
切棉
,
玻璃纤维
,
浆料
,
分散性
刘瑜
,
王晓钟
,
陈伟
,
黄璐
,
李祥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介孔二氧化硅掺杂染料后在传感器、荧光探针、药物输送、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特别是激光材料耐光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以介孔二氧化硅为主体掺杂荧光染料罗丹明B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染料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的形成机理、聚集状态以及影响规律.最后,对罗丹明B染料掺杂介孔二氧化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B
,
介孔二氧化硅
,
掺杂
,
荧光染料
姚兰芳
,
关飞飞
,
谢伏将
,
鲁凤琴
,
岳春晓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4.020
的纳米复合介孔薄膜中,随着RhB浓度的增大,荧光峰位发生红移,这可以说明激发态分子的偶极矩减小.
关键词:
纳米复合介孔薄膜
,
罗丹明B
,
荧光光谱
,
吸收光谱
,
溶胶-凝胶方法
陈伟
,
王晓钟
,
黄璐
,
刘瑜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6.08
介孔材料由于其孑孔径、孔道结构、骨架组成、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参数的灵活可调已在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多样化可调的宏观形貌与其内在结构特征的结合,也使它作为一类新的主体材料在各种客体分子的封装及相关性能的调控等领域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介孔二氧化硅掺杂染料后,不仅可有效提高染料的封装浓度,还可避免或减少由于分子聚集所引起的荧光淬灭,进而显著提高材料的荧光性能,这类新型主客体材料在固体传感器、光学波导、荧光探针、控制释放、能量传递及固体染料激光器等研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激光染料罗丹明6G(简记为Rh6G)为代表,概述了近年来Rh6G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的封装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Rh6G-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罗丹明6G
,
介孔二氧化硅
,
掺杂
,
荧光染料
阳福
,
容建华
,
刘应亮
,
袁定胜
,
张静娴
功能材料
利用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将罗丹明B(RhB)分子嵌入其中,获得了纳米复合材料.测量了光致发光谱,观察到纳米孔中小分子的光致发光蓝移现象,与不同浓度RhB无水乙醇溶液的光致发光相比,纳米孔中的RhB的发光接近单分子发光行为,这种现象与纳米孔对有机分子的聚集程度的限制有关.同时观察到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远强于液相染料,初步推断为二氧化硅基质对染料分子产生了能量传递.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
光致发光(PL)
,
蓝移
,
罗丹明B
,
能量传递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明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明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
合成
,
应用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