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8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导材料用无氧铜表面洁净化清洗工艺研究

, 刘建伟 , 李建峰 , 王天成 , 刘向宏 , 冯勇 , 张平祥

低温物理学报

无氧铜是超导线材的重要原料及组成部分,超导组元组装前对无氧铜表面质量的要求很高,表面状态要呈现无氧铜粉红色的本色,光亮、均一,无肉眼可见的油、酸痕、水痕等存在,又要严控杂质含量,除去吸附水等,因此研究无氧铜表面洁净化清洗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工艺研究要立足于既能符合表面质量要求,又适应工业规模生产,同时工艺过程稳定,清洗工艺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化学去油、酸洗、水洗、烘干等主要环节,本文就硝酸配合表面活性剂及缓蚀剂、双氧水配合硝酸酸洗工艺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并就清洗工艺中的化学去油、酸洗、水洗、烘干各环节工艺过程控制及整体控制要求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化学去油的彻底、洁净,是保证酸洗质量、效率及最终表面质量的必要条件;(2)通过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分析不同酸洗方案后的表面状态,表面状态和元素含量及分布具有同一性;(3)最终表面质量不仅由化学去油及酸洗环节决定,酸洗环节后的水洗及烘干环节也是保证最终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4)酸洗环节转入水洗环节、水洗环节转入烘干环节的环境控制和时间间隔控制也是保证最终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5)工艺过程控制中无氧铜表面工况条件及工况条件变化的均一性,有利于最终良好表面质量的形成.

关键词: 表面 , 吸附 , 均匀性 , 环境

无氧铜表面特定清洗液的腐蚀机制及溶液特性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1.037

目的 通过无氧铜特定清洗液的溶液配方实验、腐蚀机制测定以及清洗液浓度表征,为实现无氧铜稳定清洗提出技术方案.方法 采用铬酐和浓硫酸互配进行溶液配方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形貌和腐蚀速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浓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铜浓度和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六价铬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 60~80 g/L铬酐+40~60 mL/L硫酸+余量水的溶液清洗可以获得均一稳定的表面,其中铬酐发挥着氧化剂的作用,硫酸发挥着调整酸度的作用;适当的铜离子浓度对化学反应有促进作用,随着铜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至5 g/L以上,腐蚀动力减缓,腐蚀速率减慢.结论 提出了无氧铜稳定清洗的合适浓度,得出了腐蚀机制及溶液特性的具体结果.

关键词: 无氧铜 , 循环伏安 , 滴定

型金矿的再定义

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钢制氧经济运行实践

姚文献 , 何凤杰 , 李华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4.01.004

介绍了钢制氧厂在实现制氧机经济运行工作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做法.

关键词: 制氧机 , 开发 , 改造 , 管理 , 经济效益

钢烧结生产的进步

姚桐 , 陈旋 , 刘拥军 , 曹世杰 , 高阳

钢铁

回顾了钢烧结的发展及其主要设备的技术改造,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烧结 , 生产 , 进步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分离测定安痛定注射液中安替比林和氨基比的含量

黄宝美 , 姚程炜 , 王秀峰 , 王志国 , 莫金垣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2.025

采用自行设计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痛定注射液中2组分安替比林和氨基比进行了分离检测. 在pH=9.0的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中,分离高压为20 kV,进样时间为8 s,检测电位为0.8 V的条件下,安替比林的线性范围为0.5~100 mg/L,线性系数为r=0.999 2,检出限为0.01 mg/L;氨基比的线性范围为2~160 mg/L,线性系数为r=0.998 5,检出限为0.05 mg/L.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 痛定注射液 , 安替比林 , 氨基比 , 安培检测

沟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内蒙古敖汉旗铁匠营子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陈井胜 , 刘淼 , 李斌 , 李伟 , 李崴崴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904

沟金矿床是朝阳—赤峰金矿带中一个火山岩型金矿床,赋存于铁匠营子盆地的火山岩层位中。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将铁匠营子盆地火山岩分为3期。对火山岩样品分别进行了锆石U-Pb LA-ICP-MS测年。结果显示铁匠营子火山岩分为3个时期:(160.8±1.9)Ma、(130.8±1.7)~(124.7±1.2)Ma、(121.6±2.8)Ma。奈沟金矿床赋存金的石英脉出露于义县组一段山岩中,在义县组二段中并未出现,故限定奈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为124.7~121.6 Ma,结合其他邻近的金矿床认为132~116 Ma是朝阳—赤峰金矿带重要的成矿时代。

关键词: 沟金矿床 , 铁匠营子火山岩 , 锆石U-Pb , 成矿时代

中高含硅钢抑制“圣德效应”的研究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效应 , 合金化

钢铁前精料技术进步

姚桐 , 刘拥军 , 陈旋 , 吕书刚

钢铁

近年钢铁前采取一系列先进的精料技术与强化措施,不断提高进厂原料成分的稳定性,使烧结矿质量性能,特别是强度与冶金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高炉冶炼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原料 , 精料技术 , 高炉冶炼

太阳能斯特机用新型吸热器的设计与模拟

李铁 , 张璟 ,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给出了一种太阳能斯特机用的新型吸热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在特定边界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该吸热器整体上为腔式结构,其内部开有U形的气体加热通道,其顶盖部分设计有把进出吸热器的氦气进行分流及汇集的通道.该吸热器在受光照加热的区域呈完全周向对称结构.数值模拟及对比的结果表明,该吸热器在工作时向壁面的温度场分布较均匀,整体温差低,出口处工质的温度较高.该吸热器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

关键词: 太阳能斯特 , U形通道腔式吸热器 , 结构设计 , 数值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