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0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Ag-CuO封接材料的研究

沈哲敏 , 孙克宁 , 严琰 , , 张乃庆

功能材料

采用Ag-CuO为封接材料对连接体SUS430和电池片阳极Ni-YSZ在空气中进行封接,通过对泄露率的测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封接的气密性、相容性及热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CuO材料可实现对连接体与电池片的有效封接,且当材料中的Cu含量为6%(摩尔分数)时模拟泄露率最低,〈0.001mL/(min.cm),封接材料在经历10次热循环后的气体泄露率无增大,能谱分析表明在连接体/Ag-CuO材料界面没有发生元素扩散现象。

关键词: Ag-CuO , SOFC , 封接 , 泄露率

配合物燃烧法合成钙钛矿型化合物Gd1-xCaxCrO3(0.1≤x≤0.4)及其电学性能

仲洪海 , , 高建峰 , 刘杏芹 , 孟广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配合物燃烧法合成了Ca2+取代的铬酸钆Gd1-xCaxCrO3,在0.1≤x≤0.3时获得纯钙钛矿相,其晶胞体积随Ca含量增加而减小,x≥0.4时,出现第二相.粉体粒径为20nm~50nm,具有高的烧结活性,1400℃烧结4h,其相对密度达到94.8%.在Ca掺杂量小于0.3时(x=0.1,0.2,0.3),相对密度和电导率皆随Ca含量增加而增大,与常用的铬酸镧相比,Gd0.7Ca0.3CrO3电导率高,在700℃可达24 Scn-1(相对密度94%),能适于用做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材料.

关键词: Gd1-xCaxCrO3(0.1≤x≤0.4) , 燃烧法 , 电导率 , 连接材料 , SOFC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镍镀层的脆性问题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镍镀层脆性的一般规律,给出了用以判断镍镀层脆性的简单方法,讨论了分别由内应力、异种阳离子引入及有机杂质夹杂所引起的脆性问题.强调了正确采用并补加添加剂的重要性,分析了对镀液盲目进行大处理的不良后果,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杂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镍镀层 , 脆性 , 内应力 , 光亮剂 , 杂质 , 活性炭 , 吸附

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腐蚀表面“条”的成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赵兴东 , 陈仲强 , 郑渠英 , 王键妍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6

在对半成品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进行表面腐蚀检查时,发现有的表面存在“条”的现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成分分析、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于TC17钛合金铸锭头部容易产生Cr偏析,从而形成Cr元素富集区,这些区域的相变点温度比基体低25~30℃,在热加工过程中形成了β斑点.这些β斑点即是“条”产生的原因.由于整体叶盘表面的β斑点较小,对室温拉伸性能和低疲劳性能影响不大,仍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整体叶盘 , , β斑点 , 力学性能

基于蓝为显色剂的高酸度试纸

赫春香 , 王微 , 霍春宝 , 高峰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10.150056

研究了色素蓝对氢离子浓度大于1 mol/L溶液的颜色响应及其变色机理,并将其作为显色剂应用于高酸度试纸的研发.研究表明,固定于改性基纸上的蓝处于氢离子浓度为0.1~9.0 mol/L范围的介质溶液中时,其颜色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酸度响应特征,即随着溶液酸度的提高,蓝逐渐由蓝色转化为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直至黄色.该响应具有普适性,不受无机酸的种类与氧化性强弱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溶液酸度对蓝光吸收特性的影响,提出其可能的变色机理.以蓝为显色剂开发出高酸度试纸,该试纸可以直接检测溶液中0.1~9.0 mol/L范围内的氢离子平衡浓度,精确度为±1 mol/L.

关键词: , 酸度响应 , 高酸度试纸 , 变色机理

汉代含“银灰”钱币的锈蚀产物

贾松 , 刘成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701017

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汉代含“银灰”钱币锈蚀产物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钱币本体、银灰层及其他锈蚀产物进行了研究,利用离子色谱法对钱币的包裹土进行了分析.确定钱币表面的锈蚀物主要为Cu2S(银灰色)、Cu2O(红褐色)、Cu2(OH)2CO3(绿色)和PbCO3(白色),探讨了含银灰钱币锈蚀结构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汉代钱币 , 银灰亮光泽 , 锈蚀结构 , 形成机理

钢球表面磷化着黑色的工艺研究

元贵 , 张黔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2.010

成品轴承钢球表面的磷化膜一般较粗糙,为此,对含硝酸钡的磷化液在钢球表面获得黑色磷化膜的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成分为30 g/L Ba(NO3)2,10 g/L Zn(H2PO4)2,15 g/L Zn(NO3)2的磷化液,在磷化温度80~85 ℃,磷化时间10 min的条件下可在钢球表面获得膜厚为2 μm的黑色磷化膜,膜层抗CuSO4点蚀时间大于2 min.

关键词: 磷化 , 轴承钢球 , 着色

冷轧产品表面带类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王畅 , 徐海卫 , 任群 , 李飞 , 朱国森

物理测试

冷轧板最主要的质量问题就是表面缺陷,带缺陷是目前首钢冷轧板最为常见的表面问题。通过研究不同带表面缺陷形貌及带处缺陷形貌、发生规律、元素构成、以及全流程缺陷的遗传性,分析了首钢冷轧带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连铸坯皮下夹渣、皮下气泡、氧化铁皮压入以及辊印等因素。

关键词: 冷轧板 , 带缺陷 , 夹杂物 , 氧化铁皮

铝合金表面着黑色的研究

程蔚 , 陈日耀 , 郑曦 , 陈震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0.06.002

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锡、铜、镍离子在电解着色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当锡、铜、镍离子共存于电解质溶液中,以交流电作电解电源时,锡、铜将优先于镍沉积于铝合金表面上,形成黑色的坚实膜层,电沉积10 min,膜层厚度大于4 μm.以扫描电镜分析了膜层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了膜层的成分及锡、铜在膜层中的相对含量.

关键词: 铝合金 , 电解着色 , 氧化膜 , 硫酸盐电解液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