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宛真
,
周环
,
王燕飞
,
杨倩
,
孔凡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了MoS2包覆TiO2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制备前驱体(NH42)MoS4;用浸渍法将(NH4)2MoS4附着于TiO2纳米管表面;然后利用氢气还原前驱体得到MoS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所得产物的结构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还原反应温度较高(≥600℃)时,产物呈烧结状态,而当反应温度为500℃时,可以得到表面均匀包覆MoS2的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其中包覆层MoS2的结晶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产物的生长模型,并对包覆前后的样品做荧光性能分析。
关键词:
MoS2
,
TiO2
,
一维纳米复合材料
赵崇斌
,
杨杭生
,
周环
,
邱发敏
,
张孝彬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1127
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负载的MnOx复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性能.结果显示,在150~250℃下该催化剂脱除NOx的效率达90%以上(200℃下为99%以上),表现出优异的中低温脱硝性能.当反应温度更高时,有可能使反应进入努森扩散控制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催化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
锰氧化物
,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
氮氧化物
,
选择性催化还原
郑遗凡
,
仲淑彬
,
吕德义
,
周环
,
郇昌永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672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Cu-Mn/g-Al2O3催化剂,通过XRD、BET、H2-TPR和XPS等方法对经不同温度(300~600℃)焙烧的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管式反应装置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影响,并讨论活性组分、表面Cu+/(Cu++Cu2+)和Mn4+/(Mn4++Mn3+)摩尔比值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550℃焙烧温度的催化剂活性最好,氧化能力最强,其转化率为95%时对应的反应温度T95(286℃)最低, CO2的选择性达100%。在550℃焙烧时生成的Cu1.4Mn1.6O4新相以及催化剂表面中相对含量更高的Cu+和Mn4+是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锰氧化物
,
催化氧化
,
甲苯
,
焙烧温度
李文军
,
种道彤
,
李波
,
严俊杰
,
刘继平
,
邱斌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环周进汽型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进汽压力为0.15~0.4MPa,进水压力为0.2~0.6 MPa,汽水面积比为0.5~9.0.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装置的升压性能随汽水面积比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最佳而积比随进汽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进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装置的耗汽性能进行了分析,装置的升压性能随耗汽率的增加也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最佳耗汽率随进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进汽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超音速
,
两相流
,
升压系数
,
耗汽率
张飞
,
何宇廷
,
张腾
,
邵青
,
李培源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1
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含孔7A04-T6铝合金板的开缝衬套冷挤压模型,模拟了开缝衬套冷挤压过程,对冷挤压后孔周环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探讨了不同支撑板孔径下冷挤压后孔周环向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孔周环向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随着支撑板孔径增大,板件入口层处残余压应力有增大的趋势;当支撑板孔径小于11.74 mm时,在孔边出口层会形成明显的凸台,造成残余压应力突变,出口层残余应力峰值出现在支撑板孔边所在处;随着支撑板孔径增大,板件出口层环向残余应力逐渐趋向平滑,凸台现象逐渐减缓.
关键词:
7A04-T6铝合金
,
支撑板孔径
,
冷挤压
,
残余应力
李文军
,
何仰鹏
,
种道彤
,
严俊杰
,
李波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环周进汽型的变截面通道内超声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实验中进汽压力为0.15~0.4MPa,进水压力为0.2~0.6 MPa.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汽水参数条件下,混合腔内压力与温度分布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在同一工况下,激波前混合腔内各点的压力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凝结激波的产生,压力突然增大.激波过程中蒸汽几乎全部凝结,激波过后温度分布趋于平缓.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水喷嘴、蒸汽喷嘴、混合腔内两相区和扩散段的数学模型,其预测的装置出口压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5%.
关键词:
超声速
,
汽液两相流
,
升压性能
,
计算模型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低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李远睿
,
陈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径向应变控制法, 在MTS880/810试验机上用d13mm×1.5mm的单相α-Ti合金管材, 在(350±1)℃下进行了5个不同应变量的高温低周疲劳(HTLCF)实验; 记录了各自的循环应力-应变滞后环, 得出了试样的循环响应特征和各试样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对实验数据按Coffin-Manson公式拟合出疲劳曲线方程, 从而绘出了该试材的Δεt-2Nf倍寿命关系曲线.考虑到低周疲劳数据的离散性, 对其中的Δεt=1.0%和Δεt=1.5%两个应变量的各6个试验数据按双参数Weibull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钛合金
,
管材
,
高温低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