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鸿汀
,
唐小真
,
徐祥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自由体积扩散(FVD)算法模拟了不对称A//B型(75//25)不相容熔融共混体系的相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如果温度足够高(假设聚合物不降解),即使不相容共混体系也有可能表现出类似于相容体系的相行为/.还模拟了低分散相含量的A//B型(91//9)不相容共混体系呈现出的部分相容的现象,认为部分相容的...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
高分子共混
,
相结构
,
形貌
陈克权
,
张飚
,
陈恩庆
,
唐小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系统研究了PTT合成条件对PTT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缩聚反应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应该使用催化剂,PDO/PTA摩尔比以1.8~2为宜.温度对缩聚反应进程有较大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以缩聚主反应为主,当温度高于260℃时,反应经历两个阶段,初期以缩聚主反应为主,后期以大分子链的热裂解为...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
酯化反应
,
缩聚反应
浦鸿汀
,
陈延辉
,
唐小真
,
徐祥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PC/PS共混体系及其增容体系的透光性能和双折射,结果表明,PC/PS共混体系虽是一个不相容体系,但仍然是一个透明体系.此外,PC是正双折射材料,PS为负双折射材料,将两者共混后,可部分低消其双折射,当PC∶PS=40∶60左右时,可使共混物的双折射率趋近于零,形成所谓的"零双折射材料".PC...
关键词:
聚碳酸酯
,
聚苯乙烯
,
透光率
,
双折射
方滨
,
王新灵
,
唐小真
,
竺品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FT-IR和计算机技术对合成的聚氧化乙烯聚氨酯(PEU)或硬段聚氨酯(HD)/NaClO4体系中的离子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复阻抗谱分析、光学显微镜和DS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离子存在状态及与体系中离子传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O]/[Na]为12时,样品中已无盐的结晶存在,...
关键词:
聚氨酯
,
离子电导率
,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浦鸿汀
,
陈延辉
,
唐小真
,
徐祥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PC/PS共混体系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及其与相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S含量越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密度和吸水率等越低,而表面硬度和耐溶剂开裂能力则提高.通过DSC谱、SEM等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辐射接枝共聚物PC-g-PS加入PC/PS共混体系,即能明显改善其相容性.加了共聚物以作为...
关键词:
聚碳酸酯
,
聚苯乙烯
,
相容性
,
力学性能
,
物理性能
曾来祥
,
杨兵
,
朱卫华
,
唐小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制备了一种聚氧化乙烯聚氨酯,并制备了一种结构与该聚氨酯硬段一致的模型化合物,通过与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钠盐的共混,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以及AFM分析的方法对该体系的聚集形态、离子-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盐浓度、模型化合物的含量以及聚氧化乙烯的加入对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
聚氧化乙烯
,
AFM分析
朱卫华
,
杨兵
,
王新灵
,
唐小真
,
李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线型聚醚聚氨酯(PU),以其作为基体,与富马酸二甲酯磺酸钠(SDMFNa)复合制得了一系列新型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利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吸收光谱法(FT-Raman)、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交流复阻抗谱(IA)对该体系的化学结构、微观形态和离子导电性能...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
富马酸二甲酯磺酸钠
,
离子电导率
,
形态
郑震
,
唐小真
,
施楣梧
,
周国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2.06.001
对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的表面进行电晕放电及二次处理,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了它的表面形态和化学结构变化.SEM图像表明,电晕造成纤维表面出现微裂纹,而且微裂纹的数量和大小随电晕强度的增加而增加.ATR-FTIR光谱显示, 纤维表面同时出现含氧基团,也随电晕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二次处理后,纤维表面的化学...
关键词:
电晕
,
超高强聚乙烯纤维
,
二次处理
,
界面粘结
,
防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