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
阮文辉
,
姚俊
,
陈宽婷
,
魏钦俊
,
鲁雅洁
,
曹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水溶性的γ-聚谷氨酸(y-PGA)进行接枝改性,合成了两亲性胆甾醇基γ-PGA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证;并采用超声探头法制备得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胶束.在中性介质条件下,形成的胶束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呈规则球状,平均粒径为(299.6±5.4)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PDI)为0.17.实验表明,两亲性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体的形成是分子内分子间疏水作用力、分子带电情况和分子柔性变化等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介质pH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形成的核壳结构可作为疏水药物和大分子药物的载体.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
两亲性聚合物
,
自组装
,
纳米胶束
张健
,
张罡
,
毕鉴智
,
李玉海
,
姚俊
腐蚀学报(英文)
TIA-450自绝缘二极管碳离子加速器对T5K10刀具进行了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表面处理,加速器的加速电压为250 keV,束流密度为60 A/cm2~150 A/cm2, 脉冲时间为80纳秒,脉冲次数为2次.XRD、SEM、EDS以及显微硬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束流密度达到100 A/cm2,材料表面为完全熔化凝固组织;当束流密度达到150 A/cm2时,表面层下也出现熔化凝固组织;熔化凝固组织没有明显相变.在100 A/cm2~150 A/cm2内,同未辐照表面相比,显微硬度提高1.25倍.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快速凝固组织产生硬化相和基体相中化学成分的重新分布、碳元素的烧损以及晶界的强化.
关键词:
离子束
,
null
,
null
李志军
,
周兰章
,
郭建亭
,
姚俊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8.006
研究了返回料添加比例对新型抗热腐蚀高温合金K44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料和返回料合金试样V型缺口尖端主裂纹扩展长度与热循环次数之间遵循L=bNa规律.新料合金热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速率最低,随着合金中返回料比例的增大,热疲劳裂纹萌生速率和扩展速率也增大.热疲劳裂纹萌生于V型缺口尖端附近区域,沿枝晶间、晶界和开裂的碳化物扩展,主裂纹扩展以裂纹尖端连续开裂的形式进行.返回料合金由于氮含量增加导致共晶和夹杂物增多,碳化物聚集块化,加速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合金经热疲劳实验后,裂纹两侧产生氧化带和γ'相贫化带.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返回料合金
,
热疲劳
,
裂纹扩展
,
γ'贫化
杨明海
,
张罡
,
姚俊
,
杨曦
材料导报
强流脉冲离子束在离子能量密度达到5J/cm2的条件下,辐照靶材表面形成二次烧蚀等离子体,可以在基材表面沉积与靶材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的膜层.评述了近年强流脉冲离子束沉积功能膜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进行膜层沉积机理和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
碳离子加速器
,
沉积膜层
姚俊
,
唐广波
,
刘正东
,
马宝国
钢铁
对GCr15轴承钢在圆-椭圆-圆孔型轧制后的横截面积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棒材生产线上的现场数据,考虑轧制速度对宽展的影响,通过使计算道次延伸率与实际值误差的标准差最小对现有模型中的宽展修正系数进行了优化,使轧后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在士3%以内,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轧制GCr15轴承钢时的孔型设计和轧制工艺设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棒材轧制
,
GCr15
,
横截面积
姚俊
,
郭建亭
,
袁超
,
李志军
金属学报
研究了抗热腐蚀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52在室温和900℃的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数据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K52合金在此温度下的疲劳参数。合金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在室温下呈现循环硬化, 而在900℃时则呈现循环软化, 原因在于循环形变过程中位错之间以及位错与析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疲劳断口宏观和微观分析表明: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表面或靠近表面的缺陷处;裂纹形成后垂直于加载轴方向扩展, 试样呈穿晶断裂。
关键词:
K52合金
,
low cycle fatigue
,
cyclic stress response
姚俊
钢铁
根据棒材生产线上的现场数据,对GCr15轴承钢在圆-椭圆-圆孔型轧制后的横截面积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并引入轧制速度对宽展的影响,对现有模型中的宽展修正系数进行了优化,使轧后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在±3%以内,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轧制GCr15轴承钢时的孔型设计和轧制工艺设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棒材轧制;GCr15;圆-椭圆-圆;横截面积
李玉海
,
肖福仁
,
王玉辉
,
张罡
,
姚俊
,
刘延文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5.06.009
研究了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对M2高速钢(W6M05Cr4V2)表面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IPIB辐照处理使高速钢样品表面强烈加热又快速冷却,产生表面淬火作用,导致碳化物溶解,马氏体溶碳量增大且晶粒细化或晶格畸变度增大,晶间出现残余奥氏体.辐照还使表面产生宏观残余压应力,形成一些弥散分布的火山口状熔坑.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在材料表面产生微区光化现象,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的差异、杂质分布以及位错密度不均匀性导致的非均匀、非稳定熔化等是产生熔坑的主要原因.辐照使材料表层及以下近200μm范围内的硬度提高,并出现硬度双峰现象,离子束辐照产生的应力波及其在材料中的传播所导致的位错密度增大是硬度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强流脉冲离子束
,
高速钢
,
相组成
,
蚀坑
,
显微硬度
张健
,
张罡
,
毕鉴智
,
李玉海
,
姚俊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5.03.008
采用TIA-450自绝缘二极管碳离子加速器对T5K10刀具进行了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表面处理,加速器的加速电压为250 keV,束流密度为60 A/cm2~150 A/cm2,脉冲时间为80纳秒,脉冲次数为2次.XRD、SEM、EDS以及显微硬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束流密度达到100 A/cm2,材料表面为完全熔化凝固组织;当束流密度达到150 A/cm2时,表面层下也出现熔化凝固组织;熔化凝固组织没有明显相变.在100 A/cm2~150 A/cm2内,同未辐照表面相比,显微硬度提高1.25倍.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快速凝固组织产生硬化相和基体相中化学成分的重新分布、碳元素的烧损以及晶界的强化.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
碳离子加速器
,
表面改性
姚俊
,
郭建亭
,
袁超
,
李志军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4.005
研究了抗热腐蚀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52在室温和900℃的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数据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K52合金在此温度下的疲劳参数.合金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在室温下呈现循环硬化,而在900℃时则呈现循环软化,原因在于循环形变过程中位错之间以及位错与析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疲劳断口宏观和微观分析表明: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表面或靠近表面的缺陷处;裂纹形成后垂直于加载轴方向扩展,试样呈穿晶断裂.
关键词:
K52合金
,
低周疲劳
,
循环应力响应
,
疲劳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