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碳复合材料纤维束/基体界面强度的表征

景介辉 , 黄玉东 , 刘丽 , , 阚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获得准确表征纤维束界面强度的方法,对影响纤维束界面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顶出方法对纤维束界面强度进行表征,利用SEM和Micro-CT研究了纤维束界面层微结构对纤维束界面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纤维束界面的断裂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纤维束界面层含有不同程度的脱粘和裂纹缺陷结构,影响了纤维束的界面强度,其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离散性,但其符合Weibull分布;纤维束界面层破坏过程具有由弱结合区域到强结合区域的渐进性.纤维束界面层微结构的差异性和界面层破坏的渐进性是产生纤维束界面强度测试结果离散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纤维束/基体界面 , Weibull分布函数 , Micro-CT

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层的形成过程

景介辉 , 黄玉东 , 刘丽 ,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309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不同成型阶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探索束界面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规律. 采用顶出实验、SEM、Micro-CT、XRD以及Raman对不同成型阶段的炭/炭复合材料中纤维束/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材料密度较低时, 石墨化程度增加不利于束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 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 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升高. 通过对其界面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在沥青浸渍、炭化和石墨化的制备过程中, 炭基体优先在束内形成, 然后逐步向束界面层及束间空间发展, 最后束界面层组织结构趋于完善.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其界面层组织结构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 其结晶程度也不断增强.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链长对炭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 孟令辉 , 黄玉东 , 刘丽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6.002

采用在炭纤维表面接枝含有不同链长的偶联剂的方法,研究了链长对炭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纤维和树脂的浸润性通过纤维表面能的测定以及纤维表面能和浸润性的讨论进行了评价.通过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测试以及断口形貌分析对炭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纤维表面链长的增长,炭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随之提高.界面粘结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接枝于炭纤维表面的偶联剂的分子链和聚芳基乙炔树脂分子链发生了物理缠结作用,并且这种缠结作用随着纤维表面分子链的长度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炭纤维 , 硅烷偶联剂 , 聚芳基乙炔 , 界面缠结反应

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层的形成过程

景介辉 , 黄玉东 , 刘丽 ,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309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不同成型阶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探索束界面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规律.采用顶出实验、SEM、Micro-CT、XRD以及Raman对不同成型阶段的炭/炭复合材料中纤维束/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材料密度较低时,石墨化程度增加不利于束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升高.通过对其界面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沥青浸渍、炭化和石墨化的制备过程中,炭基体优先在束内形成,然后逐步向束界面层及束间空间发展,最后束界面层组织结构趋于完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其界面层组织结构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其结晶程度也不断增强.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纤维束 , 界面 , Raman光谱 , Micro-CT

超声处理对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烧蚀性能的影响

, 黄玉东 , 刘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通过将超声直接作用于聚芳基乙炔树脂(PAA)的方法,研究了超声处理对PAA树脂本体的影响,并把超声处理应用于RTM成型工艺中,研究了超声处理对平板CF/PA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最佳处理时间60s左右的超声处理,碳纤维/聚芳基乙炔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烧蚀性能均有所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超声处理后树脂与纤维之间的浸润性提高,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超声处理 , 聚芳基乙炔树脂 , 烧蚀性能 , 浸润性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油树脂中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

战琨友 , 王超 , 徐坤 , 尹洪宗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8.06.009

用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根茎中的油树脂,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从油树脂中分析出77种化合物,其中挥发油成分50种,主要是α-烯(22.29%)、β-倍半水芹烯(8.58%)、α-法尼烯(3.93%)、β-没药烯(3.87%)和α-姜黄烯(2.63%)等倍半萜类化合物;辣素成分27种,主要成分为6-酚(9.38%)、6-烯酚(7.59%)和分析过程中由酚类或烯酚类化合物受热分解而形成的油酮(9.24%).在辣素成分中,6-异酚、(Z)-10-异烯酚和(E)-10-异烯酚3种化合物是新发现的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实验中对这3种新化合物进行了质谱裂解分析.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油树脂 , 成分分析

铁矿1主井施工突水治理工程实践

翟会超 , 南世卿 , 胡巍巍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10

针对田铁矿1#主井井壁突水情况及井壁裂隙破碎带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在出水点埋设3根导水管将井壁涌水引入工作面水窝,浇筑混凝土井壁形成支撑结构防止围岩失稳、裂隙扩展,最后待浇筑混凝土养护后对其壁后注浆封水的突水治理方案。其中,壁后注浆采用上行式注浆,由下而上逐步推进注浆封水,注浆孔分3层上下菱形交错布置。经过井壁突水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田铁矿1#主井井壁裂隙破碎带涌水从最初的64 m3/h降到近20 m3/h,对井壁涌水起到了封堵作用,有效保障了后续井筒下掘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 竖井 , 壁后注浆 , 导水 , 井壁支护 , 稳定性

夏甸—家窑金矿床矿体赋存规律及控矿规律研究

王慧 , 丛成双 , 丛培章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08.004

招平断裂南段的夏甸-家窑金矿床受断裂产状变化、断层泥、脉岩、次级断裂复合控制.矿体多赋存于蚀变分带明显、产状由缓变陡处、脉岩的下盘,并具北东侧伏及尖灭再现规律.

关键词: 赋存规律 , 控矿规律 , 夏甸-家窑金矿床

家窑金矿盲竖井提升容器及配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郭建军 , 马玉山 , 贾汉义 , 李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6.007

家窑金矿根据国内外矿山竖井提升现状,经过较详细地理论计算,自行设计出提升容器及配套系统,在该矿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竖井小断面(1.8m×2.7m),卷扬机小型号(φ1.2m双卷筒卷扬机)、提升能力大(达到300~470t/d)的可喜成果,为矿山竖井开拓设计和竖井改造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竖井 , 提升容器 , 配套系统 , 研究 , 应用

方解石含量对坭陶坯体烧成特性及其烧结体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

肖文生 , 罗礼烈 , 梁通 , 陆石强 , 曾建民 , 胡治流 , 曹德光

机械工程材料

针对坭陶原料中含有一定量方解石的特点,通过调节方解石在泥料中的含量,在氧化条件下和不同温度下烧制成不同的试样,研究了方解石含量对试样线收缩率、吸水率、体积密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分别对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加,坭陶的吸水率增大,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减小;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加,烧结体中孔洞的数量增多且尺寸增大,孔的形态由不规则的封闭孔转变为圆形封闭孔后转化为不规整的连通孔;并且液相黏度逐渐降低,结晶相逐渐增多,并由硅灰石相向铝方柱石和硅灰石共晶相转变,石英含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 , 方解石 , 烧结温度 , 吸水率 , 抗折强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